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一词出自《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本是用来总结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现在常被人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其实矫枉过正普遍化的出现早于它被普遍认知,举一些例子,相信许多80、90后的朋友们深有体会。
上小学时,学校校规从字面上的禁止楼道喧哗、打闹、快跑,范围扩大到整个校园内;上中学时,学校校规从禁止穿怪异的衣装,留怪异的发型,演变为上学期间校服外不允许套任何衣服,男生一律寸平头,女生齐耳短发,如果不是男女校服颜色区别,有时还真是分不出男女;上大学时,从禁止大功率发热电器,到宿舍内禁止烧水壶、吹风机甚至多功能插座等物品。
而在网络上,起初禁止血腥、暴力、色情,现在禁止“sha、si”二字出现,个别孩子的网瘾,被家长迁怒于游戏、网吧、游戏制作者和其他玩家。群众的病态化和矛盾的对立不断暴露出来。
风险最低化
事实上,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矫枉过正现象的出现要从许多父母自身来寻找原因。个体心理学认为,儿童早期留下的印象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环,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当下时代的家长们是矛盾的承载体,他们白天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晚上回家时早已身心疲惫,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往往把与孩子的互动放在自我娱乐之后,这一点在长年处于襁褓下的独生子女家庭尤为显著。
在交易频繁的当今社会下,家长们往往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将孩子托付给学校和网络,矫枉过正现象自然慢慢扩大。其实学校这么做并不是怕承担责任,恰恰是因为他们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接受了远远超过教师数量的孩子,不可能一一顾及,为了控制风险而不得已做出“一刀切”的政策。
过犹不及
在唯物主义者的眼中,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主观的政策禁止就消失。例如我们不能因为抗战片的血腥,封杀矫正致使现在的荧幕上充斥着大量的“抗战神剧”。不能因为色情、暴力元素的危害,使得我们年轻的孩子们缺乏生理知识、使得sha人犯年轻化。
资本主义世界看似充斥着色情暴力元素,但是社会也并未因此而停滞与混乱,家长的引导和社会的适当矫正,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