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夫子说:懂得学习的的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以此说明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试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学生学习是快乐的?同时我们又有多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过程中是快乐轻松的?按照理论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孩子学习快乐,家长教育过程不快乐。
拥有这种孩子的家庭应该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结果不见得幸福。不幸福的原因是有些家长控制欲强,期望高。当孩子考90分时候,要求考95,98,甚至100分;当孩子高效完成作业后去玩时,认为是浪费时间,应该合理利用;当孩子运动时赶紧喊回来做作业,刷试卷;孩子的空余时间补习班全部安排满,甚至周末的晚上有的家长都不放过。家长全程跟踪陪伴,与其它家长把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作为生命中最值得炫耀的谈资。一谈到孩子学习补习,上各种补习班,三天三夜有着说不完的经验,笑得那个灿烂。而且深深的种了N年前的一句不怎么正确的教育用语的毒。那就是一切为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话只是告诉我们孩子和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唯一,可是我们好多家长把他当成了唯一。
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初高中好多家庭这种孩子就出现成绩下降,学习力不足,压力大等等原因。家长过高的希望一下变成失望,导致结果家庭不安宁,孩子学业荒废。
二,孩子学习不快乐,家长教育过程快乐
好多家长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号,开启教育孩子之路。所有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唯独作为父母不需要。我所做的都是为孩子着想,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前提,不愧是天下父母心啊。孩子是我生的,现在还没有成人一切听我的,只有妈妈才是最“懂”你的。一切按照妈妈的指令去执行,你的未来一定美好,前途辉煌。可是我们的家长想想,我们活了几十年,我们自己现在辉煌了吗?美好了吗?自己满意了吗?如果没有我们孩子万一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了,结局多年后就是我们现在的复制品。难道这就是我们期盼的吗?就是我们所谓前途辉煌的人生吗?当然非常成功的家长是可以的,可现实我们都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啊!
这种不尊重孩子需求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都不爱学习,更谈不上乐学了,当然学习成绩也不好。
三,孩子学习不快乐,家长教育也不快乐
这种家庭孩子不努力又不配合,可是家长认知又低,不找帮助孩子的办法,每天干着急,发脾气。即使孩子努力改变点,家长也看不到优点,只看不足。天天守着孩子,监督孩子做作业到半夜。结果家长气个半死,孩子累个半死。
四,孩子学习快乐,家长教育也快乐
恭喜你太优秀了,说明你的孩子优秀,你也不是一般的优秀。你的孩子学习是快乐的说明他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结果成绩一定也不错。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定位也明确,也可以很好引导孩子,所以大家都快乐。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想孩子学习快乐,自己教育也快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培养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第二,孩子的起跑线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人生的方向更为重要,不要起跑太早太急,迷失了方向。
第三,分数只是检验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其中一项指标,不是全部,不要全家人的眼睛盯到发光。
第四,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我们要尊重和培养,发挥孩子优势。同时弥补孩子的不足,最好不偏科,缺一只腿跑不远。
第五,健康的身体才是孩子的一切,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开发大脑。
第六,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但凡立竿见影的学习,都不足以影响终身。因为学习不光为人生大考,更多是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多可能性。
第七,记住没有阅读的家庭,没有书香世家的读书氛围,很难培养出终身优秀的孩子。一个不会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第八,一个没有长期目标的孩子,充其量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工具。早立志早成才。
第九,教育没有捷径,乐学就是大道,孩子快乐,家长快乐就是大道。不快乐说明已经偏离大道尽快调整,回到正道,为时不晚。
第十,家长的认知决定孩子结果,不做孩子的天花板。做一个成长型、学习型、阅读型家长。不要用几十年前的认知来教育现在的孩子。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靠谱的妈妈,有一个有责任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