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关系是步入婚姻的男女必须面对的关系,是家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婚恋关系决定亲子关系,决定家庭和谐幸福度。婚姻中情绪管理,学校没有教,社会没得学,处于对原生家庭的忠诚,父母如何做,我们怎么学,反复的看听练,成为我们身体的记忆和一种本能反应的能力。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人的认知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对伴侣间互动提出更高要求,
走进婚姻家庭的都是生理年龄的成年人,不是每个人一定内在成长成熟才走进婚姻的,重要的是在婚姻中觉察觉知,找到需要成长的点。
幸福生活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花,但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恋爱时彼此吸引的是优点,结婚后需要包容的是缺点,是相互加持,共同修行。然而在夫妻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方感到愤怒、生气、委屈的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呢?
简快幸福关系学告诉我们:事情不会给你带来情绪,情绪来源于一个人信念系统;婚姻只给你爱别人的权利,没有给你要求别人爱你的资格。
不妨觉察一下:你对谁有情绪是否对谁有需求,希望谁按照你的意图行事。情绪背后都是需求未被满足,对方的做法没有满足我们的标准和期待。
进而邀请你觉察:标准和期待是谁的?
我是我人生的主人,我是我人生的创造者,我是我内在世界的国王,我人生的方向盘在我手里,我的情绪必须我做主我负责我管理。婚姻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是成年男女,要表达出这一刻我特别需要你关心我、理解我、抱持我……等,身心合一表达,一致性沟通,这是对自己和对方负责的态度。
再次邀请你觉察:伴侣间经常有委屈,觉察你把对方当成谁了?成人无委屈,小孩无感恩。委屈是小孩对父母才有的情绪,是你高和我低的情绪,如果你常常感到委屈,可能是无意中把对方放在较高的位置,自己处于低位,在对方身上有投射。在小时候,总要求父母无条件满足我们的需求,不然就会感到委屈,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来对抗。很多人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用的是同样的办法,期待以此获得安全感和陪伴。其实也说明了我们的情绪往往不如身体上以及智力上来得成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使用小时候时的方法来处理情感和需求问题。
婚恋中两个人身份地位是平等的,谁应该给你呢?需要帮助很正常,主动邀请,真诚感谢;有人照顾我满足我很高兴,没有人关怀我,我喂饱自己,我本自俱足。
婚姻中双方都有委屈,一般是身份定位不正确,可能两个人都是内在没有长大的小孩,都在指责对方,都在等靠要索取,希望对方满足我。正确的做法是学习成长,让自己内在小孩长大,稳住自己,吼住对方;先长大的人经历的痛苦会最多,一个人足够稳定就能带动另外一个人稳定。如果两个人都是情绪糟糕的、崩溃的,就会陷在情绪里无法自拔,找不到任何方法方案平衡失控的情绪,婚姻岌岌可危,唯有学习的人恒定下来,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影响别人。
吵架是两个人的事,停止吵架是一个人的事。吵架是坏事,背后是好事,提醒我们该学习成长了,要跨越人生一个新栏杆了。
亲密关系可以说是一面“照妖镜”,在婚内不可能会伪装, 是赤诚相见的真实,坦诚敞开的轻松。
你的婚恋关系是什么呢?是伴侣亲子化、伴侣父母化?身份定位错误就不是夫妻关系了,一定是在对方身上找依靠、找关注、找安慰、祈求爱,造成对方累,自己也痛苦。银行只想贷款给有钱人或者有能力赚钱的人,爱只会流淌到懂爱慧爱的人身上。
婚恋关系中两个人在一起,既是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独立个体,又是互相支持,彼此滋养、保持正念、心性成熟的组合。相爱容易相处难,理性化解冲突,爱自己爱他人,良性沟通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