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了「Gap Year」这个概念的存在,D小姐的世界便有点不对劲儿了。
想想啊,临近毕业,在其他人削尖脑袋考研、找工作、积累实习经验之际,她却默默地收拾好行囊,转身离开,去大理,去丽江,去布达拉宫朝圣再吹一瓶儿青稞酒,举着自拍杆拍照,叠加滤镜分别发朋友圈和Ins,诗意九宫格。
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啊!
问题是,D小姐能轻易地感动自己,却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她的父母,二老至始至终用“MDZZ”的蜜汁表情来回应D小姐宏伟的间隔年计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她没有钱。
其实即便有金主提供资金支持,间隔年的美好愿景也能轻易被知乎上的某个高票回答判个死刑——
“朋友,你听说过「应届毕业生招聘制度」吗?”
“......”
看完那些答主们苦口婆心“瞎说的大实话”,D小姐更加绝望了,不禁感慨:老外也太爽了吧,天朝这抹杀人性的制度真是醉了。
然而现实里,和规则背道而驰的人大有所在,即使接受的是和我们一样Hard的应试教育,这些人也勇敢而任性地过了把 Gap Year 的瘾。土豪当然没什么好说的,穷学生也通过打工、创业的方式去了大理、丽江和布达拉宫。更有高段位选手申请了国际志愿者项目,脱胎换骨成功塑造了自带闪光的人设。
你问他们,间隔年,是值得多一点,还是后悔多一点?
说后悔的人——不对,后悔了的人,他们是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
看明白了吗,间隔年和很多富有争议的事件一样,是把没什么新意的“双刃剑”,过好了,甚至有可能给你第二次生命;过砸了,那就真砸了,没什么好说了。
问题就在于,部分良心缺失的媒体为了卖几本励志鸡汤,大肆鼓吹间隔年是什么济世良药,煽动了一颗又一颗悸动的小心脏,让他们大脑一片空白就背上行囊“说走就走”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间隔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Wiki上对间隔年的定义,是指欧美国家的很多年轻人选择在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后,暂停迈向下一人生阶段的步伐,用一年的时间深入体验尽可能丰富多样的人生经历,从中获得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无法提供的经验财富。
划重点——间隔年不等于环球旅行,不等于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大Party。
这个源于60年代英国的文化概念,是由当时理想主义和嬉皮文化催生的社会思潮。没错,你们都知道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就是践行它的鼻祖——这些成长于二战后“仍旧迷惘的一代”实在太迷惘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渴望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去了解不同的文化,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不一样的意义。
所以,如果你和D小姐一样对间隔年念念不忘,很有必要先来做一个自我诊断,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间隔年——毕竟用一年的光阴赌今后的人生,玩儿这么大,怎么都得慎重再慎重吧。
首先,问问自己,想要Gap的目的是什么?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间隔年吸引你的仅仅是无忧无虑地旅行、不用辛辛苦苦朝九晚五,那没什么好说的,趁早收心吧。逃避压力和沉迷享乐是Loser所为,绝非真正Gapper的追求,而打着“沉静下来思考人生”的幌子的毕业生们,没准儿已经在大学期间Gap了整整四年,对此只能奉劝一句:
其次,你必须正视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有能力满足自己在间隔年期间的物质需求吗?
那些指望伸手从父母那里获得间隔资金的同学们,excuse me?你还是个宝宝呢,间隔年并不适合你,在你获得Gapper资格之前 ↓
最后一个问题,你打算用这一年的时间做些什么?
别急着脱口而出答案,间隔年的规划甚至应该比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更具体更走心。
比较理想的参考答案有:学习之前没有时间学习的技能、实现今后没有精力完成的事情。
你可以花时间考取一个厨师执照,也可以心无旁骛地加入动物保护协会,甚至自学一门跨学科课程以便间隔结束后走向另一条人生道路......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律。
平常没毅力做的事,别指望休息时去做,不然你只会以这样的姿势虚度整整一年时光——
自由来源于自律,但自由的代价却使自由更加珍贵。
——这是我看过对间隔年最为到位的评价。
听说过平行世界吗?它意味着你每做一个决定,就会分裂出时间线相同却空间迥异的宇宙,但由于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既定事实,想要体验不同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想试试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活法,就得先停下来。
而按下pause键的那一刻,除了对未知可能的期待,更多的是有勇气担当因各种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沮丧和失望啊。
可以说,Gap Year 是勇敢者专属的游戏,而从这场游戏中胜出的赢家,在这一年中所付出的努力一定高于正常的生活轨迹。
幸运的是,并不是只有真正经历过间隔年的人才可以拥有间隔精神——哪怕只有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只要有自己的计划和改变生活的想法,不再只拘泥于无尽的枷锁而是向着远方眺望,用一个暂停,将迷惘和消极间隔在身后,为的是接下来更好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