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到一本书,书名是《世界的眼睛——玛格南图片社和马格南摄影师》,这本书讲的是摄影界里最富盛名的一群人和一个组织,整本书是黑白样式的,因为那时候的摄影师基本都拍黑白照片,有些摄影师甚至只拍黑白照片。
我接触摄影时间并不长,也许现在都没有入门,只会拍几张窃以为不错的照片,但我对摄影的历史却尤为感兴趣,我想知道摄影到底是什么,画面?结构?光?色彩?还是技术?
书中会有赫赫有名的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马克·吕布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师,摄影史上杰出的人物,引领并见证了一个时代。有关荣耀和名号的东西不想赘述,也无需多言,他们每一个人都都有享誉世界的作品,以至于一起组成的马格南摄影师联盟的马格南图片社都显得那样与众不同,他们的入选资格那样艰难却对真正有才华的摄影师显得易如反掌;他们时常争吵着摄影到底是艺术还是纪实几乎让整个组织陷于崩溃的边缘;他们有一大群享誉全球的摄影师却时常面临着财政拮据的问题,马格南之于摄影甚至让我放下手中的相机,去思考那是一群怎样的人和一个怎样的组织,如果在拍照前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那你的相片只是躯壳没有灵魂,即使你的技术很棒,即使你能赚很多钱。
现在摄影教程眼花缭乱,各个平台自媒体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摄影师,随着器材的进步,摄影的简化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摄影,拍照成为日常的事情,反而让摄影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上个时代布列松所言:任何人都可以是摄影师,真正的技术是在暗房里工作的人。这个时代,彩色照片的盛行,光、色彩、明暗、比例,更好的器材,更犀利的后期,似乎摄影从艺术和纪实之争迈入了技术范畴的前期与后期之争,甚至你辛辛苦苦跋山涉水拍出的照片被ps大师一晚上就超越了,当然我不否认这也是摄影的进步,为了更棒的作品无所不用其极的快餐速食可能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
马格南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集合优秀摄影师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件,不管他们自己承认与否纪实的新闻摄影是那个时代的标签,大事件层出不穷,战争、游行、政权更迭、难民在黑白照片下更有震撼力;好莱坞、百老汇、电影明星在马格南的摄影师镜头下感觉也没了轻佻浮夸;甚至平民、孩子、男人、女人在马格南的胶片上都显示出了独特的力量,这些可能是时代赋予的,也可能是他们赋予时代的。
书名是跟我的题目名恰好是相反的,但我认为只有人才是根本的,是布列松,是卡帕,是西奥,是那些马格南天才的个性的不拘一格的摄影师为摄影的历史填上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并让我们深深为之感慨。
我认为,走在快车道上的时代,也能效仿前辈坚持原则,恪守本性,善于捕捉瞬间,善于发现故事,勤于思考和学习,也许我们只是在取景器里窥探世界,也许光和色彩并不青睐于我,但我希望我的每一次快门在咔嚓声以后,我能笑着看着这个世界,而不是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