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并修正自己的观念
——读《教育的细节(第一章)》
站在人生的路口回望,漫长的时光,重复的日子已经让自己倦怠;坚硬的现实,发生在身边随处可见的一幕幕荒诞的闹剧,又总是容易让人趋向虚无。可是人总是不甘心的,总是要不停地四处寻觅,获得力量,找到人生本来的价值。朱永通老师《教育的细节》第一章是关于教育观念的六篇文章。粗读之后,再次仔细考量,从整个章节反观了自己对观念的认知,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并修正自己的观念。
一、观念的时间性让我对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有了更紧迫的感觉。
书中第一篇Z教师的教学故事,颇耐人寻味。这位老师的抱怨,其实在教育生活中常见: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我们经常告诉家长不要用20年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面对今天的孩子,如今的孩子生活环境已经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遗憾的是,教师本身的改变也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教育的主阵地——课程,其本质上应该达成的变化,老师并没有跟上。所以,每到期末,常常听到“该讲的都讲了,学生不会我也没办法”。特别是听了朱煜老师几节课以后,更是觉得大部分孩子的语文不太会,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老师还没有真正按照语文的教学方法来教。以昨晚听的《坐井观天》一课为例,通过研讨我明白了课堂中有很多地方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了,孩子并没有在课堂中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从来都笑“刻舟求剑之人”愚痴,殊不知自己也身在其中矣。
二、观念的空间性让我明白如何更加豁达圆融地去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
“不通过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看到的风景就无不涂抹上自己心灵的积习之底色”。“一个人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不是按照理论家给定的概念或提示去选择的,而是源自他的生命深处,某种神秘的力量”——正所谓“第二本能”,即他的成长环境。虽然我身边没有国外或者异族人,但这段话让我又一次回忆起“环境塑造人”的理论。以前的时候我喜欢要求家长,特别是差生的家长,但是往往效果不好,且发现家长总是答应的很好,完全没有落实。特别是有一次一个学生我和数学老师三番五次“线上线下”找了她许多次,她总是说很忙很忙,结果基本毫无效果。但她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了一点小问题,他们夫妻两个人竟然相约第二天都找到学校来了。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家长不可理喻。但后来有一次去另外一名同学家里家访谈到这位同学的妈妈,她说哎呀,她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有些时候都是我们帮她接孩子。从家长的口中听到这些话,我真是觉得不是滋味。家长的身份不只是孩子的父母,我们虽然只负责他们孩子的教育,但这个教育问题也是无法和家长这个“人”割裂的。因此,要时刻记得,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都有特别大的差别,要在教育实践中提高自己“求和转化”的本领。
三、重新认识同理心,完美亲子关系。
在读《教书记》的时候多次泪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煜老师多次讲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要要求每个孩子都学习多么厉害。甚至朱煜老师都认为阅读只是开启孩子智慧的一把钥匙而已要允许个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自己。这些话出自一位资深语文名师之口,第一感觉让我诧异,之后是深深地佩服。遵循教育之道,才能有这样的见地。
中国的孩子,升入小学之后,“读书学习”就成了头等头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更是摩拳擦掌——一如陈之藩的父亲要求他背唐诗的情景。我曾经也这样要求我的孩子每天背一首古诗,期望她成为一个古典文化底蕴丰厚的孩子,以免重蹈我的覆辙。无奈效果一点也不好。为此,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最后孩子的父亲“忍无可忍”,和我大吵一架,我还记得那一夜,我一个人流泪到天明,写了长达8页的一封信。写给自己——作“疗伤”之途。
“许多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哪怕真的是好的东西,它不被接受,其背后可能有微妙而复杂的因素,我们首先应反躬自省的是自己传递的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
的确,从那之后,我也如同陈之藩的父亲,再也不勉强孩子做她讨厌的事,而是研究她的爱好,思考如何在牢固可靠的亲子关系下去发展她。朱煜老师在《让课堂说话•古诗文教学策略与研究》中对如何教小孩子读古诗文有很好的论证,读来深受启发,古诗文是中药铺子里的中药,没有一味是不好的,但是要让它们真正“活起来”,发挥它们的价值,是要有“好的中医”才行的。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策略和方法,就难以对孩子形成同理心,估计这样硬来下去,不仅古诗文背不了,连孩子的心理也会出问题的。
四、观念里要有平等性,以保一颗赤子之心。
大环境,老传统下,我们的确更重视的是“尊老”,而忽视了“爱幼”。看到写一篇我首先想到了李镇西老师那篇《老师,用我的笔吧!》,随着岁月的流逝,寒来暑往,我已经越来越觉得一切司空见惯,我的一颗赤子之心也有“松动倦怠”的迹象了。以上次外出学习为例,虽然我也很牵挂学生,但好像没有以前外出学习那般牵挂了,返回的时候我很急切地想第一时间见到学生,他们也给我“像粉丝见到明星”一样的待遇,但我还是在一篇随笔中看到那个去社团活动的路上碰见我的孩子这样写到:“我看见了老师,心里想老师终于回来了,我要跟老师打招呼,可我又一看好像老师的脸上冷冰冰的,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虽然事实上我没有冷冰冰,我只是觉得他们应该去社团就去呗,也没想到和孩子打招呼。由此可见,我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把“学生”当作“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没有做到真正的平等。“细节的背后藏着你的情感和价值观”——细思极恐。作为老师,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收到打击、忽视和误解,这是我应该追求的。
五、正视观念,必须有还原“教育的真实”的勇气。
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从小品《包装》开始,就说明了它注定在生活中无孔不入。人类是太会自作聪明的物种!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失望,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依然有很多“真实”的火烛(比如朱永新老师,朱永通老师,李镇西老师,朱煜老师,冷玉斌老师等等等等),他们发着人性本真的光,照亮一厘米,又一厘米。只要我们愿意趋近,学会借用书籍的力量和这些榜样的力量改变和修正自己的观念,我们也可以一起把“真实”的光亮点燃。从我们自己做起,减小“差距”,坚定我们的“风格”,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传播的种子”,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代言人,当时光要道一声“再见”的日子,可以对自己说一声——我未负孩子叫我一声“老师”。
后记:
《教育的细节》第一章关于“观念”的六篇文章,能够读得懂,全靠《论对话》支撑。感谢伟大的深藏在“海平面”以下的理论。感谢能够有幸因为新网师读到伟大的教育理论书籍。
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