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扶鹰幸福家庭年会,武志红用“人格力量”阐明教育的核心
9月7日-8日,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扶鹰幸福家庭年会,截止今年,扶鹰教育已经举办了7届。今年的第七届扶鹰幸福家庭年会盼来了一位在心理学领域方面有重大建树的大咖——北大临床心理学硕士、广州日报心理专栏主持、中国心理学畅销作家--武志红老师,他用“人格力量”阐明了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备受大家青睐。
“教育”在当代社会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代家长培养下一代的教育理念,总是显得浮夸、急躁。教育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武志红老师基于自己从事多年心理学工作的角度出发,重点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
武志红老师认为,心理学上有一个特别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格”。“人格是所有竞争中最重要的竞争力”这是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可能有人也会问,既然人格如此重要,该如何培养孩子人格呢(这里人格指的就是性格)?
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理论:“人格,是由关系决定的”。武志红老师用“童年塑造论”来阐述孩子小时候与自己父母构建的关系模式。他指出“自己的父母”指的是心理上的父母,可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重要的抚养者和被抚养者构建的关系模式,在童年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构成内在的关系模式。童年的放养者如何和孩子相处,内化内心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人格。
接着,武志红老师又由此引申出:“自信是内在小孩充分获得父母的爱的现象,自卑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的内在的父母爱没有信心”。这个理念与扶鹰教育在创办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理念是一致的。扶鹰教育倾向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在设置的很多课程中,都在展现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给孩子极大的信心。且扶鹰教育不仅设置针对孩子的教育的课程,还设置了针对父母的教育课程,两者同步进行,全方位展现教育的实际内涵。
人格是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童年的模式,所以作为父母想把孩子养好怎么办?那就要从小塑造孩子的自信、塑造孩子的人格力量,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有学习和技能,还需要“人格”培育和相处模式。
在这里武老师还特意讲述了他自己的很多心理疾病客人,很多都是外表看起来非常成功人士,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父母严重的高压下,虽展现了卓越的技能,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人。
听了武老师的分享,在场的家长都面露恍然大悟的神情,也激动不已,因为这观念切中要害,正中红心,与扶鹰教育理念契合度十足,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远远大于培养学习和技能。大咖的头脑风暴、智慧结晶果然不容小觑,给处于教育困境中的家长指出了一条家庭教育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