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历史人物,包拯的亲家,四朝元老,活到92岁

你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吗?古代一群小孩玩球,球掉进树洞里了,没办法拿出来。结果一个小孩想出个办法,往树洞里灌水,于是水满球出。而这个小孩,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文彦博。

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寿终92岁(1006年-1097年 )。

好奇他为什么长寿?

当年皇帝也问过他,他自己说:"臣只是能任随其意、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不因外物而伤和气,不敢做过分的事,事情做的正好就行了。"

的确,文彦博的处世之道就是中庸,果敢,不思虑过多。

因为他的中庸,所以人脉众多。同时期有许多大众熟知的人物,都是他的好朋友 ,包括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包拯,苏轼等,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大咖,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然,即使是朋友也有摩擦,后期王安石变法,文彦博也反对过,几朝的元老,思想难免保守。最主要的是他和司马光交好,而司马光是极力反对变法的。

而文彦博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和大将军狄青的死大有关系。狄青英勇一世,最后却因为功高盖主,被当朝多数人弹劾,包括文彦博。最后被派到偏远地区“养老”,并被朝廷秘密监视。狄青为人耿直,去问文彦博自己为什么被贬,文彦博直言不讳恐吓他“因为朝廷怀疑你谋反,你以后小心点吧”。于是狄青被贬之后一直抑郁,而且朝廷一个月两次去“慰问”,每次来人狄青都担惊受怕,生怕出点事连累全家,最终不到一年,口生毒疮死了。可笑的是,狄青死后,才被当做忠君爱国的典范大肆供奉。

还有一件值的茶余饭后的事,文彦博和包拯竟然还是亲家,这古书上没有记载,是考古发现的。有一年发掘包拯儿子包绶的墓,墓志里有"再娶故相太师潞国公之女文氏"之语。这个潞国公,就是文彦博。

说完文彦博的中庸再说说他的果敢。他小时候玩球,长大了也没落下。又一次他玩球,听见外面嚷嚷,原来因为一点小事一个卒长鞭打一兵士。他问明缘由,判定兵士有错,又赏了一顿鞭子。结果士兵还不服,于是他下令把士兵杀了。虽然一点小事不足以定死罪,但他的说法是:事不至死,顶撞上司却是死罪。由此可见其行事之果敢。

文彦博一生受人尊敬,不止因为行事果断,位高权重,最主要是德高望重。他死后十多年,每当有小孩随便谈论他,长辈都要训斥,可见其被当做神明般对待。(参考宋朝蔡绦《铁围山丛谈》)

文彦博的最后一年,是在不安中结束的。当时的朝官都说他和司马光结党,是阻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力量,于是皇帝把他降了职。最终,文彦博同狄青一样,也在抑郁中逝去了。

文彦博是历史上难得的明相,后世康熙皇帝在帝王庙供奉历朝历代40位重臣,他就位列其中,这样的人,爱好历史的,一定要了解。

每天读点历史,日积月累,能通古今!看完记得点赞关注一下再走啊~猫书历史观(w u w e i x i a p i n g)随时随地更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用系统的右滑返回时,如果导航栏是隐藏的push到下一个页面再返回时,导航栏会消失,也会黑一块. - (void)...
    爱笑的Mr张阅读 394评论 0 0
  • 独自在泻世混沌中醒来, 冷眼瞧佛堂前一树花开。 没有慧根将周围一切推揣, 走了半日, 也是徘徊。 菩提无树, 才避...
    半月仙河北廊坊阅读 427评论 8 17
  • 文/泱泱 图片/网络 “一个圆球缺了一角,它认为这样的自己是不完美的,所以它决定去寻找自己失落的一角。它一边唱着歌...
    阿泱泱么阅读 626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