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
1.人均GDP
2.人口规模及年龄分布
3.城市化率 / 城区户籍人口
4.三产比例
5.人均可支配收入
6.汽车保有量
7.国际环境下该市场的比较优势
二、赛道
1.下载量
2.收入及RPD
3.门槛
4.竞争格局
5.成长性
6.定价权
三、需求
1.用户画像
2.用户量大/频率高/刚需
3.盈利模式
4.差异化
5.推广渠道
6.价值假设
7.增长假设
8.功能及功能关系
四、组织
1.核心团队
2.财务预算
3.成就动机
4.概念思维
5.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五、情境刻画
针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和不同产品进行刻画,刻画到20-50个用户画像时,提炼出微弱不同的8-10个画像
头信息:行业,地理位置,所属部门,工作主题,年龄,性别,经济情况,社会群体
关注这些用户的情景:这些顾客将会如何购买并使用我们的产品
情境刻画因素:
情境或状况:关注用户感到失望的原因。到底发生了什么?用户打算做什么?
想要的结果:用户希望完成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个事情如此重要?
尝试的方法:如果没有我们的新产品,用户会如何完成这样一项任务?
干扰因素:出了什么错?以及为何出错?
经济后果:结果如何呢?如果用户没有高效率完成他想做的事情,最后会造成哪些经济后果呢?
情境排除清单:
目标顾客:市场中是否存在一个明确经济性购买者。我们能通过我们正打算利用的那个销售渠道与这个经济性购买者建立联系吗?这个竞技性购买者的预算能否支付我们整体产品的价格。
强有力的购买理由:我们的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能够促使所有理性的经济性购买者决定购买我们的产品,然后凭借这些产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吗?
整体产品:我们功能能够在合作伙伴和同盟者帮助下设计出一种完整的产品组合吗?
竞争:看看哪些已经领先于我们成功跨越鸿沟,并且已经在我们瞄准的空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竞争者们,我们现在打算解决的这个问题是否被捷足先登了。
情境排序清单:
合作伙伴和联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其他企业一同开发整体产品,那么我们是否已经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了呢?
产品销售:我们现在是否拥有专业的销售渠道帮助建立联系?这些销售渠道能够满足整体产品在销售方面的具体要求么?
定价:整体产品价格是否与目标客户的预算相一致,是否与它要带来的经济回报相一致?包括销售渠道在内的所有合作伙伴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酬劳以保证他们继续对企业保持关注和忠诚。
定位:作为产品供应商,我们的企业是否已经获得了目标市场空白中所有顾客的信任呢
下一个目标顾客群体:如果我们成功的占领了这个市场空白,那么我们的成功是否具有保龄球效应呢?现在已经被我们征服的顾客和合作伙伴会帮助我们尽快进入下一个相关的空白市场吗?(高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低风险偏好-》风险厌恶)
六、风险
1.自己不是目标用户,对目标用户理解太浅
2.目标用户不够细分,没有具体到”活人“
3.需求刚性和使用频率无法导致下载APP的行为
4.用户量总体小,增长缓慢
5.粘性功能弱,新鲜感过后,留存低
6.运营成本过高,运营质量跟不上,提供不了满意的服务
7.推广的用户不够精准,社区人群鱼龙混杂,社区氛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