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早起上班,坐在办公室里随意地往下翻看微信动态,赫然,一条旧日同事的说说触动我的神经:“6月3日 妈 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很想很想您 在那边一切安好!”突然,心像被什么戳中了一样闷闷的、钝钝的难受,不是有感于生老病死这种人生必然现象,而是吃惊于生命的脆弱与逝去的突然。14年春夏之交的时候的,他母亲突发脑溢血,经过及时抢救总算康复,谁又想得到,生命仅仅是多维持了两年就戛然而止,拼尽全力后的挽回,挽回后的又失去,我想这种落差才是人生的痛苦所在,重创不期而至,仿如一块石头掉进山洞里,猝不及防,地面随着那噗通的一声响,终会留下一个坑。
不由得感叹起生命无常,我们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生活,一年复一年,这种日子平淡琐碎,偶有小波澜,便都能成为人生的纪念:考上大学、工作升迁、结婚典礼、送往迎来,每一件可喜的事儿都在给生命添彩。朝朝暮暮,岁岁年年,生命好像很长很长,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会一直都在,我们还可以像往常一样一觉睡到自然醒,闲逛逛到店家打烊,跟朋友侃大山侃到没话题,而只有那些突然从天而降的不幸才会惊醒我们:时光会走,人也会走,爱和陪伴不能永恒。蓦然回首,父母的容颜已经枯槁到你越仔细审视越觉得认不出来了吗?盯着盯着你会不会鼻子发酸、不忍再看?不经意间,多年来一直守护我们成长的他们都呈现出老去的迹象,想想都觉得可怕,你不知道哪一天大限到来,你就不得不与他们话别,
从此这世上再没有人爱你如生命。
爱要回馈,回馈要趁早,人一生中最大的悲哀之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人后的我们一直都在忙“自己”的事,父母电话打来,三五分钟就挂,托词永远是忙工作;过年不愿回家,不是说距离远,懒得折腾,就是说年味淡,没啥好过的;偶尔回家,闷头扣手机,低头吃饭,倒头睡觉,出门会友便成为生活四件事。还冠冕堂皇来句:跟父母有啥好说的。是的,父母是老辈人,生活观念陈旧,你在外不穿的衣服总念叨让你寄回去,即便他们自个不能穿的,也想着拿给亲戚朋友;买个手机几千多,他们肯定会批评你大手大脚。话题也枯燥无趣,东家长西家短,反反复复讲几遍。生活方式更是单调乏味,一日三餐之外,看个电视,打个牌便是最大的消遣了。成人的我们觉得跟他们格格不入,无话可谈,慢慢有了距离,疏于问候和关怀。愕然发觉这尴尬的现状跟我们的初心是多么的背道而驰,内心里我们是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长大成人后能够回报他们的爱和关怀,让他们安度余生。
寂静的午后,那则关于伤逝的消息仍在心灵上打着旋儿,指尖同时也还在进行着苦涩的生命思考。悲悯的情感你我都能感知和体会,触碰生死话题是艰难的、压抑的。大爱无言,大悲希声,同事平淡的悼言下,一定深藏着惊涛骇浪般的巨大悲恸。此生不能左右的交给上帝,可以把握的又何妨交给自己。而爱和陪伴显然是我们可以把握和做到的事情,每一个善良的儿女,请在还能行孝的年纪多给父母一些关爱和陪伴吧,每天醒来,这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还在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对你我来说是种莫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