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悲哀、愤怒等都属于人的负面情绪状态。当然,作为孩子也不例外,但由于孩子的年纪尚小,与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尚浅,并且对自己产生的情绪认识不清,因此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不知该如何表达,只好自己寻找方式来进行宣泄。在没有大人引导的情况下,孩子自发的宣泄方式往往是不当的,比如哭闹、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等。
神奇的“四步曲”,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作为父母,要始终以关怀和慈爱的心情来面对孩子的不良发泄,并始终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步骤一:说出
具体做法:直截了当地说出你在孩子脸上看到的情绪。
例如:“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什么事让你生气了呀?”作为处理孩子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父母要明白,跟所有人一样,孩子的情绪表现也是有原因的。对于孩子来说,那些原因都很重要。尝试换到孩子的角度,你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绪。特别提醒:无论孩子怎样回应你,你都应该让孩子知道,你尊重并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步骤二:捕捉
具体做法: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
孩子对情绪的认识不多,也没有足够和适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当时的内心感受。例如:“你觉得被人冤枉了,很愤怒,是吗?”如果孩子急于说出事情的始末、谁对谁错,你可以用语言把孩子带回到情绪部分。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他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和语气都会渐渐舒缓下来。这时我们再关注引起孩子不良情绪的事情本身,处理起来就会轻松很多。所以建议的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步骤三:展开
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比如孩子受挫后会打人或者摔玩具,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表达出来后,你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被容忍的。例如:“亮亮拿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妈妈明白你的感受。但是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打了他,以后你们就不能做朋友了,对吗?”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问题,不良的行为才是关键。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步骤四:引导
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孩子已经领悟到:现在我知道我感觉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不舒服感觉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接下来,你就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如果重新来过,除了打他,你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吗?”进一步地对其加以引导。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种情绪也会随之而来,父母要尽力帮助孩子有效调控情绪,引导孩子宣泄不良的情绪,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