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收获感悟:
通过阅读本书让我明白了读书也是需要方法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多了多少书而感到荣耀,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书中的内容为自己所有,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才是掌握了书中的精髓,这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读书跟我们的成长学习一样,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小白到精英的过程。从书中我读到主人翁的变化,从一个几乎不读书的人,慢慢把自己培养成每天都要阅读的转变,通过阅读自己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唯有明确的目标,设定自己最开始的初衷,才能激励着自己前行。
三遍阅读法践行:
扫读用时:7分钟
因为本书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前,已经读了部分了,但是先前读书的方式还是按照以前的读书方式,逐字逐句的阅读。在没有学习本课程之前两个小时的阅读了本书的2分之一。又按照老师的方法重读。
通过老师在课程中讲述的扫读的时候需要读哪些内容,严格按照老师的流程执行。
扫读是阅读书的:封面和封底、腰封、目录、推荐序。
当我看到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时候给我内心有一个很大的触动,上面的几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一个正确的读书方法,胜过投10000份简历;成功与不成功,只在于你有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阅读三步骤,人生三级跳。
在读作者的寄语的时候更是给自己一个重要的提醒,书不是用眼来读的,而是用心去读的这样的话,想到了自己目前的读书方式,意味着用眼睛去做,而缺乏的是用心的感悟和思考。
读书的三种类型:享受趣味、获取新知、改变人生。
读书三阶段:
基础定向阅读:通过阅读100本以上和自己业务领域相关的书,打下坚持的阅读基础;
加强定向阅读:是用一年的时间阅读365本自我启迪的图书,以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深层定向阅读:是通过阅读人文古典书籍是自己成为领军人物。
预览目录大概知道了本书的整体框架。
在扫读的过程中,让我认知到读书真的有这么大的好处,通过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人生?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就给自己设定本书的阅读目标: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如何正确的记笔记。
速读用时37分钟
快速的预览书中所有的页码及书中的所有粗线标题,让我感受到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过程。不是一口就能吃一个胖子。培养自己的读书的习惯,首先要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在读书的开始选择能够让自己心动的书籍和感兴趣的书籍,才有可能让自己读下去。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人的大脑构成都是相同的,唯有不同的是自己想改变的意念和渴望的程度。通过作者描写主人翁读书的过程,主人翁的心路历程也是涤荡起伏的,由开始的自我怀疑、
好奇、100天阅读33本书的挑战,倦怠期、到达人生的顶峰。我觉的我们的认知事物的过程及习惯的形成基本上人与人之间都是相同的,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只是处理的方式不同罢了。
在本书中我掌握了100天读33本书的秘诀:
(1)写读书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读书时间,阅读页码、书中的金句等;
(2)晨间和晚间各读1小时
(3)晨晚间大声说三遍“我今天要读书”;
(4)上下班各读30分钟
(5)工作前的时间和午餐时间5-10分的阅读
(6)平均1周2本书
精读用时37分钟
本次阅读的时候是根据刚开始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度的,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本次主要阅读的是每一个章节后面的总结和比较感兴趣的标题进行细读。
创造读书的时间:
(1) 从上个月做过得重要的事情当中选印象最深的五件事情,写在笔记本上。
(2) 预测自己的读书时间进行对比
(3) 放松心情去读书
(4) 确定优先顺序:把读书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就能更容易养成读书习惯。(电视、电影、游戏等,阅读网之后再做)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1) 主动阅读
(2) 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
(3)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比如老师讲述的三步阅读法
(4) 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眼球的训练每天训练5分钟,并做一个表格进行记录。
当阅读倦怠的时候如何做?
(1) 去见哪些能够帮助你读书的人,如果没有可以去见经常给你鼓励的熟人。
(2) 去帮助刚刚开始读书的人(介绍自己初读书时候的状态,帮助对方的过程中还能学到更多的新东西)
(3) 读一些成功战胜考验的书。
(4) 在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贴上有意义的语句,激励自己
(5) 每天看你作为榜样追捧的崇拜者的照片(思维方式的转变,如果是他的话,他会如何的处理呢?)
(6) 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件(自己的读后感,要提问的问题)
如何正确的记笔记
做笔记的好处:
(1) 让你保持清醒;
(2) 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语言表达出来;
(3) 把感悟写下来,能够帮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通过本书的阅读也是给开始培养读书习惯的一个启蒙吧,我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也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先去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是什么,然后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然后做出100天挑战300本书等,读书也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刻意练习,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让书中的某一个点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
下一步行动:
(1) 通过老师讲述的三遍阅读法,运用到自己读的每一本书上面,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2) 每天眼球训练的动作,每天5分钟,设定训练表格,为每一天的练习可视化,提高眼球移动的速度和视野的宽度,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金句:
1、 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是用“大脑”去认知,而是用“身体”去实践。
2、原来路不在书中,而是在心里。
3、倦怠期有多长,程度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克服它的决心有多大。
4、 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度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5、清晰的目标成为强劲的成功动力。
6、只要目标坚定任何时候都能给你勇气。
7、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会像闪电一样瞬间就能搞明白业务中所有的问题,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变化是渐进的。
8、读书是进行自我教育是自己醒悟的最好办法。
9、 “要成为现实主义者,要有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切.格瓦拉
10、 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人生。
11、 只有不间断的坚持去才能有效果。
12、 真正重要的不是了解书的内容,而是去实践。只读书而不实践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
13、 《论语》中有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金句运用:
1、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是用“大脑”去认知,而是用“身体”去实践。
认同:我是非常认同这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给自己内心很大的一个启发
现状和差异:现在的我只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更多的时候只是用眼睛看,缺乏的是内心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感觉到自己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缺乏的是内在的思考和自我的反思能力,没有通过书中的内容进行自我的反思,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把具体的落实到自己的实践当中。
运用: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更多的用心去思考,并把作者的理念与自己情况相比较,自己如何做才能运用到实践中。
下一步行动:在读的每一本书中,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及书中比较认同的金句,进行深度的思考,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