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想输出关于注意力或记忆力的文章,但地铁换乘听到暖暖一番对话,临时决定更换主题,探讨教育、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顺位问题。
起因不详,只听见妈妈说:宝贝妈妈在家说过哦,出来我们是一个集体,你需要照顾好爸爸,否则爸爸丢了怎么办?我们就找不到爸爸了。
女儿说:可爸爸为什么趴在你肩膀上啊。
妈妈说:当然了,他可以趴在我肩膀上,不趴在我肩膀上趴哪?他是我老公啊。刺裸裸的秀恩爱啊
但作为路人甲完全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幸福非常,那个微胖的妈妈有着无比的智慧,让我不自觉忽略掉关于她要减肥的客观事实。妈妈用首先说,我们是一个集体,需要相互照顾,提升了孩子价值感,用“我们要照顾好爸爸,爸爸丢了怎么办”替代了“在外面你需要跟牢爸爸,否则坏人会抱走你”,孩子能力感、责任感得到极大满足,如果在加以后续回来后的鼓励,这种好的外出习惯就能养成。
任何事情要做好都要靠自主的内在动力,嘱咐效果没有赋能来得有用。所以要善于激发孩子好品质、好行为的内在动力,肯定孩子的价值尤为重要。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标志性表扬,首先对孩子需要表扬,如何表扬:表扬需要具体、细节,上升至品格,批评则相反,就事件进行,不能升级到品格。
举个列子,上述case妈妈非常棒激发起孩子孩子动力,在孩子能很好的跟着父母时,可以说:我看到你刚刚仅仅抓住爸爸的手,那边有好玩的玩具也没有离开,你担心爸爸丢了对吗?妈妈感觉到你很爱你的爸爸,也非常遵守我们的小集体的出行守则,真的是个遵守规则、有责任热又贴心的小棉袄呢!给你点个赞。这样的小事升华到孩子品格,也能满足孩子自尊、自信的基本需求。
而具体到我自己基本教育方式:懒、散,美其名曰:妈妈只有60分就刚刚好,包办会让他丧失基本自主能力。于是帮我倒水、帮我拿遥控器、帮我一起打扫家、帮我去买东西,诸如此类我都分吩咐的义无反顾,于是洗澡后可以吩咐的人多了一个(某人说只要我洗澡,基本赖床上不动了)。
可能因为被吩咐习惯了,豆豆总是暖暖的,豆豆临走前2兴趣我感冒了,豆爸买了好几种药,交代了一下这个一个,那个2粒,另一个1粒,豆豆在旁边看着没帮上忙,傍晚突然说:妈妈你要吃药了,这个1个,那个我问下爸爸,我说起来倒水,结果他说:妈妈我来,可大声的阻止我,我不知道他是对让我吃药这件事感兴趣,还是就单纯想照顾我,那一刻暖暖的,好感动,我说妈妈有你照顾感觉好幸福,你真的是我的小暖男。表扬和感恩会成为习惯。只要开始。
plus,那个妈妈满满秀恩爱我也是认可的,在关系顺位里,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我们的父母都很含蓄,无论基于避嫌害羞,但也因此,我们很难察觉爱的方式,拥有或给予爱,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你想啊,你秀着秀着,他便习惯了,爱是最好的教育,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总是不太差,作为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爱他们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