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一笑
人穷志不短!刚说完这话的人,回过身来便困苦地偷偷落泪,不愿示人。这话多少年来成就了许许多多不务实的穷人,充其量有点阿Q的精神。富人可以自嘲自己穷的只剩下钱了,而穷人却不能说自己富的只剩下志气了。人精神上的富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人生思想修养的升华。如果,人为一日三餐奔波地弯腰重咳,他的精神上只有困苦的疲惫,志气早绝尘而逃了。
志气从不讲义气。
萧伯纳说:“当最大的危险,即贫穷的危险萦绕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时,安全——文明最重要的基石——是不存在的。”这话我真信。
贫穷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生活的苟且,物质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的逐渐摧毁,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剥削。它从你的尊严开始,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让你变成另外一个轻看做人底线的人。让你自觉卑微,那些美好的东西,对你是奢望,不敢去追求,于是只能无奈地忽视教育藐视法治,就连基本的医疗都恐慌地不能保障,心态趋于变得急功近利,贪小便宜,损人又不利己的行为时常就会发生。对此绝不讳言,若有兴趣,不用费神,用余光扫一下自己生活的周围便可知晓。
寒门难再出贵子的根本原因在于,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己无心志改变现状,似乎穷困便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这都是那些励志文章与鸡汤文所无法更改的事实。当然也有少数逆袭的,以教育的手段成就了开挂的人生,知识让自己目标明晰,眼光精准,不服输的性格让自己竭尽所能,更上一层楼。这条路辛苦而漫长且风险巨大,不慎会落入赤贫。再则便是以择偶的方式,也能成为很好的一个跳板,使自己脱离原来的阶层,进入一个能够分享有用资源的圈子,身处其中,得到更多机会,同时也通过眼界、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化成“高贵”的人,但前提是必须具备娶或嫁的资本。从贫困的生活底层能走到这一步的总是凤毛麟角,成就的是那些不服输的灵魂,大多数还是在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穷途上喘息而挣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远虑和近忧,有各自的阶层属性。大马路上走一遭,最显而易见的快乐,来自于市井小市民。他们拥有的不多,要解决的都是近忧:今天吃什么,明天谁家喜酒包多少钱红包,后天菜价几何?面对生活,人们并不志短,只是穷了点而己。如此,大家都在一个阶层讨生活,也就无视“志短”的存在了。怕就怕在,你想拥有与自身差距很大的“崇高理想”,便会从内心深刻地鄙视当下的幸福生活,从此为未来而焦灼,因焦灼的梦想而丢失了当下的快乐、信念、信任、灵性,同时,也会把未来架空——当到达未来,未来成了现在,又开始为现在的未来而惯性焦虑。于是“人穷志不短”的思想就会主动把人打回痛苦的深渊后开始虚伪的傲视富有。
实际上精神懒惰是人一生最大的敌人,你可以一天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上厕所,但不能一天不思考,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懒惰就是精神的懒惰,脑袋停止思考。
“勤劳致富”始终是让人深信不疑的信条,认为只要不懒惰,很快就能富起来。然而,千百年来,最勤劳的农民却一直没有富裕起来。从某种角度讲,也是那句“人穷志不短”,给做了大一统的诠释。
一个国家不需要科技多么发达,人民多么勤劳,只要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精神独立,享有大自然的赋予,通过普通的劳动,就会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比如新西兰,只有绵羊和奶牛,照样高收入,高福利,照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所有人都处心积虑想发财,却又总跳不出穷坑的根本原因是思想深处的虚荣感强过了现实的荣耀感。
可是总是有人把贫穷归于制度问题和管理问题,其实说到底制度是精神追求的果实,当人人不守规矩、造成社会运行成本就高;人人无信用,交易成本就高;法治不彻底,社会管理成本就高;精神不平等,每个人都想踩着别人的头顶往上爬,金字塔型的社会就这样形成了。所以绝大数在塔底的人,即使你再勤奋有什么用,果实还是被少数塔尖的人享用了。如果大家都是在一片祥和、平等的环境里共同生活与成长,还会用“人穷志不短”的想法来支撑悲催的人生吗?
其实,人和人在肉体上没什么差别,差别是在灵魂上,你的精神世界有多大,你的视野就有多大。怕就怕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极度贫穷、没有信仰、没有理想、甚至没有追求,可以说“人穷志不短”的精神便是得过且过的理论基础,让人表面豪气,心中却没底气。“志气”毕竟不是腐朽的贞节牌坊。
这个世界在时间上对每个人还算公平,不会因你富有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你贫穷少给你一秒,只是有些人在长度上争分夺秒的同时又努力增加了宽度的效率。日子,在读不懂时,度日如年,在读懂时,白驹过隙。
让马云的那句“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换中再任性地飞一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