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语文,我选择了语文就选择了学无止境。
近段时间的听课评课,让我感到语文真不敢轻易爱上,爱上就会让你爱的身心疲惫,心力交瘁,力不从心,不能自拔。
语文看似简单的两个字,但学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教学生学语文就更艰难。
过去的语文课本很简单,单纯的就是学认字,后来才慢慢的应用到说话写话。现在的语文教学口号喊的是回归语文本真,也就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说到底就是学会写作。可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得有一碗水,现在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缸水。语文老师看似教语文可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历史常识成语典故,心理健康美学素养,卫生保健生物知识都得学习探究。
我们二年级部编版第六单元讲述的是历史伟人的故事,对于我这个不通晓历史的人来说就得临阵磨枪重温历史。大禹治水的原因与采用的方法,我能理解并不代表学生能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洪水的泛滥与无情,大自然的不断变化对于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任何感觉。他们没有亲眼所见就不会有想象,也体会不到洪水的凶猛与可怕。
面对这些好奇的孩子我只能把他们在下大雨时看到的情景夸张扩大化,结合大禹治水那个时期的环境简单的进行介绍。因为大禹治水这一民间故事离我们太遥远了,如果要细讲那就变成历史课了。
可文本的内涵是让学生学习大禹的那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可孩子们不了解当时的背景怎能有这种体会。《朱德的扁担》是长征时期的历史故事,孩子们连朱德是谁都不知道。当我说题目为什么是朱德的扁担而不是你家或你爷爷奶奶的扁担时,有个孩子自告奋勇地说他知道,如果是爷爷奶奶的扁担那四十几个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就会有所不同,让我们怎么齐声读。
是啊,朱德就一个人物,我们的爷爷奶奶太多了,难道他们的扁担就没什么价值吗?可他们太平凡了,而朱德不是普通的人物,描写他的扁担是为了突出他的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可孩子们生活在这个挑吃拣穿唯我主义的和平年代,他们怎么能想到当时的生活有多艰苦。有的孩子问我他们为什么不用吊车运粮食,摩托车也可以啊。
孩子,那个时候代步工具是马,只有当官的才有资格骑马,战士们靠的就是双脚,而脚上穿的是破烂的草鞋,你穿的是什么。他们就是靠那双穿草鞋的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你上学这么近的距离都是车接送。想想他们走雪山过草地情景你会有什么感受。我们能过上这样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与血汗换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他们的奉献与付出呢?
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珍惜时间,嘴里说的好听可行动在哪呢?学时热情澎湃过后抛到九霄云外。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东西太多了,没有恒心、耐心,没有认真、细心,没有独立坚强,没有自立自理,没有理解包容,没有互助团结,只有怨声载道,只有自私自利,只有马虎潦草,只有退缩自闭。所以就这几课的学习未必会使他们有所觉悟,现在的孩子们真应该从小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战争,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可我也是知识欠缺匮乏,水平有限,没有学到这么多东西,只能边学边教。
语文真是让我爱恨纠葛,它包罗万象哪一方面的知识都得学习探究。我在尝试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得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既要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健康成长,又要给他们传授生物间的关联。可他们的想象力已经被游戏电视蒙蔽了发挥,他们的眼界就像井底之蛙习惯了狭窄,他们的学习是机械式的运作荒废了激情。语文教学的本真就剩下在阅读中充实,阅读成了我开启他们心灵智慧的法宝。
孩子们习惯了阅读,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语文教学就是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写作中学会交际,交际中发展自己。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单是字词句的学习,而是字词句的综合应用。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只能在不容易中求生存求发展,让每个学生有学习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