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个话题纯粹是因为看到朋友圈流传一些讨论碎片化阅读好坏的文章。我基本把相关的讨论文章看了个遍。今天,暂且就当个和事佬,站在各位“巨人”的肩膀上,下个比较中立的结论——碎片化阅读并非坏事,也绝非好事。
大多数观点都认为,“碎片化阅读”这个概念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批判,始于微博时代。
小小的文字框,只允许140字以内的描述,很多时候你会像强迫症似的,删繁就简,再加上各种阉割推敲,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得更多好友的点赞和评论。
一边是这种精心斟酌出的文字,再配上应景的图片,另一边是匆匆扫过的表情,毕竟这每天的工作量可不比古代的皇帝批阅奏章少到哪里。
短微博,长微博,微信订阅号,这一路走来,信息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不变的是碎片化的本质。关掉手机,被信息洪流冲刷过的大脑,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
信息狂欢的背后,讨伐的声音从没有停止过。
然而,“碎片化阅读”并不是网络时代的“专利”,说互联网技术的流行催生了“碎片化阅读”是违背事实的。毕竟,谁小时候没有被语文老师逼着写百余字日记的经历呢?谁没有过外出办事等位时翻阅杂志的经历?如果有人反驳频率太低,那么备受追捧的《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智慧锦囊》呢?谁又能否认这些阅读的内容不是“碎片化”的?
碎片化阅读一直盛行,只不过互联网技术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和廉价,从而使碎片化阅读更加的普及了。
当很多人在高呼卸载社交软件,剁手不看微信时,殊不知微信重新将阅读带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要知道此前有多少人因为忙碌或娱乐,连碎片化阅读的时间都已经丢弃了。当我的朋友圈充满了好友转发的各种文章,尤其是那些从不阅读的好友都开始阅读一些短小的内容时,我不得不承认这是微信的功劳。
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没有多少价值,整卷的长文阅读才有价值。我很尊重和钦佩这种公开缅怀长文阅读的观点,甚至我自己也在努力的回归。但是,怀念归怀念,碎片化阅读既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生存方式,与其抵抗不如拥抱它。
有种支持的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很有用,也更现实。阅读本身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因为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举例来说,碎片化信息对情绪的打击,确实是换了一种方式。一本本的书或一篇篇的长文章,像是重锤,而这些碎小的文章和信息,却像是子弹,撞击许多点,最后连成片。很难说哪种更好,但既然我们已经身处在被子弹撞击的时代,应该做的是调整,进化自己”。
其实,我更喜欢用激情来比喻碎片化阅读。每天都有无数新奇的观点,来刺激我们的神经,激发我们对这个世界抑或生命本身或多或少的感慨。因为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这些激情,我们才拥有坚持梦想,甚至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可能。
而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不能让我们产生持续而深入的学习,长期接受碎片信息,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有人总结了碎片信息的特征:
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
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
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
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曰「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事实」决定了你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你的知识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你只知道 ABC,你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 DE,甚至 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 ABCDE,你也是没办法得出 F 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它们能够呈现出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
其实,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一件事,就是碎片化阅读真的并非坏事,但也并非好事。确切说,这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作为主观个体的人自身的问题。
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 是 B」、「C 是坏的」、「因为 A 所以 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知乎,微信,还是在读书、看公开课,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
聪明人的思考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元认知。同样一个问题,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
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其实无论刷微博还是读书,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认知。
哦,原来是个误会,可怕的不是碎片化阅读,是碎片化认知。
缺啥补啥,别再纠结碎片化阅读,管它屁事。
写了一堆废话,我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