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就是不找

虽说很多心理学著作中声称人生的很多问题皆是童年的影响,让人自己找根源。其实我是不喜欢这个论断的,当然了,我只是不喜欢,没有一丝根据的不喜欢,我知道是我抗拒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我不想打破我记忆中的幸福,我不想否认父母的辛劳。现在看来我还是狭隘了,那种找,不是为了定义好坏,不是为了寻找后的追究,而是为了找到后,直视它,观察它,知道看不到它,归无。

我一直为自己遇事逃避,找不到自己很认可的理由,所以,一直也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随着我读了很多的书,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当然了我不是要引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经典,我只是想说,我慢慢发现人的行为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亦或者是做梦,好像都在无形中指向一种行为方向,那个行为方向就是那个“一”,是人即便是相违背也无法违背的,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是为了表达那一个行为方向。

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自己想要指向的地方,人有点反思的意思,也大致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仅需要一点自知就可以办到。我的方向在逃避和怯懦,遇到困难,我其实是想大干一番,也时常想象自己放开手脚大干一番的气势,但是一旦事情发生了,我仿佛被什么主宰一样,调动所有的思想去思考如何不干,如何拖延,仿佛我只是想等待事情自己过去,而自己不想有任何的作为。这一系列的思想仿佛都不需要调动任何意识就完成了,然后自己的行为也就那么干了,毕竟这是条最省劲的路。是谁在阻止我动脑子,是谁阻止我采取行动,我的身体里究竟还有谁在主宰?这并不是我,我不该这样生活下去的,我是想要进取的,我是想要有所作为的,但,谁主宰了我,谁在试图给我选择一条看似轻松的路,谁在避免我涉险,谁在避免我失败,我的身体里还有一个我?她在哪里?竟然主宰了我,我被控制了?而且我无法挣脱。

上面是我时常陷入的思想困境,无力挣脱,又无法屈从,自责,自卑,羞耻,成了我身上无法摆脱的枷锁。进入了四十岁,我感觉我身体里的那个我,不仅想要控制我自己,竟然也占据了我所有的地盘,操纵了跟我有关的外部世界。我对待父母的方式,我对待孩子的方式,我对待婚姻家庭的方式,我对待朋友的方式,我对待工作的方式……

我感觉我被一个大大的茧子保护起来了,这种保护就像是溺爱孩子的父母般,所有可能有所突破事我都失去了行动力,所有新奇的东西我也失去了好奇心;我就像一堆肉一样存在着,为了养分而呼吸吃饭。

虽然我觉察到自己的状态,但是我不知道究竟,更不知道如何改变,我唯一挣扎的方式就是:看书。一是想摆脱无聊的折磨,尽最大可能寻找哪怕一点意义;二是,我想找到跟自己状态类似的描述,借鉴别人的经验;再就是,我还想有求生欲望。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读书是神圣的,虽然我一直也不爱读书,但我还是想得到救赎,于是,我开始像吃药似的利用读书完成自我的救赎,我开始长时间地读书,写日记,听书,因为我就像吸食毒品似的,迷恋上这种麻醉自己的方式,或许这件事占着脑子,我就不会因自己无所事事而自责。

在书中,我时常被震撼,觉知到自己的问题,但总是模糊的,我还是无法理清楚,但总是有收获的,虽然我无法找到自己问题的究竟,但是我遇到了如何有觉知地活着的方法,我记得那本书我读过两遍,听过无数遍,叫《正念的奇迹》,我知道活在当下,我知道了有觉知是什么感觉,我知道活着就是把心安于当下,我知道不念过去,不惧未来就是活在当下,多少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浮于表面,原来是这个意思。以往我一直认为效率是最重要的,我要反思以前的问题,我要为未来未雨绸缪,我把自己无数的当下都干了这两件事,我的当下怎么过得呢?我没有为当下安排任何事情,所以,我失去了活着的感觉。

有时候,我就想,读书可能一直也不能告诉我自我改变的方法,但是我知道如何活在当下,如何充满热情地活在当下,吃一个橘子,喝一杯茶,为家人准备一餐饭,打扫一屋子的卫生,刷一餐碗,工作,跑步,走路,甚至是呼吸,我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觉知到橘子一瓣一瓣送到嘴里,甜味浸润整个身体;我觉知到春天的茶味新鲜青涩的口感,仿佛也带来了满山的雾气;我觉知到每一味食材的真实,我觉知到烟火气就是认真生活的感动;我觉知到打扫木质家具,玻璃花瓶,地板都是一点一点拭去内心的灰尘;我觉知到跑步就是人行走于大地上的伟大;呼吸就是人与自然的相通,一呼一吸之间就像溪水流过山间……

自认为这样觉知地活在当下,可能是至今为止对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是我无法找到自我改变的方法,我也确信一切已经改变了,仿佛一直以来我所求的种种也只是把心安在当下。目之所及皆是美好,当一切脱离了过去和未来的束缚,一切也便有了意义。

活着的意义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如果你在打字,就在打字中;如果你在走路,就在迈步中;如果你在做饭,就在烟火气中;如果你在陪孩子,就在目光所及中;如果你在陪伴父母,就在绵软的心思中。活着的意义真的只是活着,这是哪位名人说的话,我记不得了,但此时此刻,这句话是发自我的内心得出的,虽然它不归我署名,但我已拥有了它,问道有先后,我并不介意它属于谁,我知道以后的日子中,它一直悬于我的心间,我不再问道于苍茫,我知道活着的意义就是无意义,此无意义不是彼无意义,此处的无意义是不找,只管活在当下,仅仅是活着而已,仅仅是觉知到自己活着而已。

我用了太多的岁月去追寻,去迷失,去挣扎,去忏悔,最终原来是无,是空。原来无和空才是最好的状态,何必让岁月如此沉重,去经历,去感受,去做。

无就是不找,只管安于当下,把当下过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