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白居易《长恨歌》
晚年的玄宗李隆基,独居兴庆宫,回忆马嵬兵变,杨贵妃之死悲不自胜,思量平生功过更是连连叹息。
纵观李唐王朝三百年,开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世,将大唐推向新高度的人是他;酿成“安史之乱”,令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也是他;励精图治是他,怠慢朝政亦是他;亲贤臣是他,宠小人还是他。真是集大功与大过于一身的帝王。
1. 开元盛世: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人杜甫曾于《忆昔》一诗提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的是唐开元年间,百姓乐业,丰衣足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
古代历史中的盛世景象并不多见,像文景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还有满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其中“开元盛世”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环境对外贸易方面都达到繁荣的高峰。文化上,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而又风格各异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政治上,君臣一体,共治天下,百姓生活环境轻松,文人墨客言论自由;长安城也是商贾云集,肤色各异,热闹至极,真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打造出这空前的开元盛世,将唐王朝推向巅峰的正是如今兴庆宫里形单影只的唐玄宗李隆基。
早年的玄宗英明神武,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能之人为相,为他们的治国之才提供充分施展的舞台,同时,广开言路,奖励直言的正直大臣。据传,贤相宋璟以振兴大唐为己任,时常谏言玄宗居安思危,亲贤臣,远小人,杜绝任人唯亲,择优录取,防止外戚专政干权,所提意见基本被玄宗采纳,以至于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有人言:宋相在,国不会如此(若宋璟这样敢犯言直谏的忠臣还在,国家不会落到这般田地啊)。唐玄宗执政前期君臣同心同德,统治者在治国理政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玄宗倡导节俭之风,无为而治 ,老百姓勤勤恳恳,务农为业,国家经济稳定,上下齐心迎来历史上空前繁荣开元盛世。
2.贪恋美色误江山: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人白居易描述李杨之爱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首句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个只顾寻求美女,贪恋美色的帝王形象跃然纸上。自从抱得天生丽质的杨家女,从此帝王不早朝。
经济繁荣,国家太平无事,玄宗内心膨胀,对生平政绩自满自得,往日的勤勉抛于脑后,懒于朝政,将国之要事交于李林甫一干口蜜腹剑,无才无德之辈。去过贪恋酒色的日子,宠幸杨贵妃,为讨美人欢心,玄宗不惜命人快马加鞭只为运送岭南新鲜荔枝入宫博得妃子笑。
爱屋及乌,贵妃受宠,杨家得势,杨家兄妹均得好处,姐姐被封夫人,兄长杨国忠被越级提拔,接替李林甫当上宰相。杨国忠愚弄权柄,欺上瞒下,利用职权受贿敛财,人事录用则凭个人喜恶,甚至连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期间称帝的唐肃宗)都险被杨国忠威胁,而面对宰相与太子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玄宗只是故作糊涂,以此作为牵制太子势力之法,往日的君臣同心不在,父子较量升级,国事日非,庞大的王朝机器逐渐停顿不前,歌舞升平的背后隐藏随时爆发的危机。
对此,玄宗却日日笙箫,不知不觉。
3.重用胡人将领,引发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朝将领安禄山率领15万大军,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造反。消息传来,玄宗错愕,坚信爱将被人诬陷,不会行大逆不道之事,没有回击。六天后,判军攻占河北太原一带,玄宗方才清醒,紧急指定应急方案。
安禄山和史思明本为胡人,却做了唐朝作坐拥一方的节度使,拥兵数十万,其中自然离不开玄宗的致命举措和纵容。
李林甫出任宰相时,建议玄宗借胡人之手镇守唐帝国边境,皇帝本人也觉胡人比贵族出身的汉人更加忠勇忠心,听话,易掌控,于是在帝国北部边境设置了四个节度使,其中安禄山掌管范阳、河东、平卢三镇。
任用胡人将领本无过错,可惜纵容安禄山等人掌控大军,且汉将中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军事力量,才会助长安的野心,给予对方可趁之机。
此外,安禄山为人机敏,八面玲珑,贿赂朝廷大员,认杨贵妃为母,堂上为其美言者甚多,是故,颇得玄宗宠爱,认为其忠心无二,放松警惕。后来,杨国忠上台后,见安禄山日益壮大,劝玄宗提防,二人自此生出间隙,给了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借口。
一场浩劫于天宝末年爆发,长安沦陷,天子避难,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正如诗人杜甫《无家别》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公元763年春,判军投降,唐王朝得以保全,但其辉煌不在。玄宗李隆基以太上皇的身份回宫,奈何宠妃去世,皇权已失,宫殿内只剩往日英雄的落寞,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