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联系生活
大一临近暑假的时候,从辅导员那里收到了一个广西区计算机比赛的通知,当时自己比较刚兴趣,就向辅导员了解了这个比赛的内容,是一个关于网页制作的比赛。当时觉得自己高三的时候学习了photoshop,大一的时候也学了HTML和CSS,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参加这个比赛。当时辅导员推荐班上参加过学校举办计算机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去参加。对比他们以往的作品,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作品,一个人报名参加计算机比赛,最终凭借作品得到二等奖的成绩。联系B行为=M动力+能力A+触发器T的公式,我发现这个比赛就是一个触发器T,自己已经掌握了HTML、CSS和Photoshop那就是能力A,作为动力的话,应该是参照了以往比赛的作品,就明白作品的难度,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并且希望能获得一个好成绩,是自己的动力M,最终触发了自己参加比赛的这个行为B。
A2-规划运用
由于工作上的缘故,自己已经不太满足易企秀或者兔展这个简单的H5工具,为了让工作能力上有了提示,实现跟个性的H5效果,我规划自己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学习iH5。其实之前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iH5,发现它在使用原理上与原型工具Axure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觉得借鉴Axure的学习原理,来理解学习iH5并不难,不过时间安排上比较紧,所以之前的学习不了了之。借鉴之前的元素,我分析了一下,希望做出更好的H5是我的触发器,觉得iH5学习起来不难是我的动力,但是在能力方面我需要做出调节,安排自己某一个时间段了学习,为了不使自己因时间紧凑刚到比较吃力而放弃,我计划每天只看30分钟的视频,降低时间上的要求,来最终触发学习iH5的这个行为,为了保证它长期有效,我需要每天坚持,并且给予记录,作为累积的动力,保持一段时间,让它形成学习的惯性。当它形成一个习惯的时候,我学习起来自然而然地行动起来了。
-----------------------------------------------------------------------------------------------------------------------------
第二改:
A2-规划运用
动力:希望做出更好,更复杂的H5效果
能力:自己掌握Auxre的软件运用,而iH5的运作原理与Auxre,通过相似的原理来学习难度不大
触发器:工作上的需要和H5的市场前景,以及不满足于易企秀或者兔展这类太局限工具
行动:计划每天只看30分钟的教学视频,降低时间上的长度,减少时间上的压力,为了保证它长期有效,我需要每天坚持,并且给予记录,作为累积的动力,保持一段时间,让它形成学习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