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吃武汉热干面,总会陷入兴致勃勃之后的失望之中:这也不好吃啊!
对此,一天三顿可以顿顿不离热干面的武汉人表示——那是你不懂它!
热干面简介
热干面(Hot dry noodles)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其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红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醋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颇具特色的过早小吃。
热干面起源
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香气扑鼻,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
一碗热干面,面条是基本。
要能够承重挂酱,也不能丢了劲道顺滑的口感,碱面最为合适。
和面过程中加入碱,既中和了面粉发酵中产生的酸味,又可以加强面粉的紧实感,锁紧淀粉颗粒。
即便是过水煮,汤色也不会十分浑浊,捞起来的面条根根分明,不会粘结在一起。
不过虽然都是碱面,但每一家热干面之间还是会有细微差别,这差别就来自于面条的粗细。
直径在1.65mm左右的热干面,是武汉热干面中最为常见的规格,一些传统老派的面馆,大都会选择采用这个规格的面条,吃起来的口感不会过硬也不会过软。
如果说一碗热干面,面条是基础,那么一碗好的热干面,芝麻酱才是灵魂。
在武汉,热干面的芝麻酱有黄芝麻酱和黑芝麻酱两种。
黄芝麻酱是把白芝麻炒黄了之后再研磨成土棕色的麻酱,口感上更加细腻柔滑,味道也更加浓郁醇厚。
而黑芝麻酱则是黑芝麻研磨而成,相较黄芝麻酱而言,颗粒感会更明显,且略带一丝黑芝麻独有的苦味。
芝麻酱的“目数”,通俗点说就是芝麻酱的“细腻程度”,通常芝麻酱的“目数”越大,“细腻程度”就越高。
芝麻酱研磨得越细腻,油气就会更重,拌起来的时候就会更加顺滑,这可不是加一两勺卤水能比的。
好的芝麻酱,目数要达到400以上,像第二届热干面大赛冠军「罗氏热干面」,他们家的黄芝麻酱目数就高达600。
不过也不能完全仰赖芝麻酱,毕竟在热干面界,还有一句话叫做“黄金6分钟”,拿到面之后的6分钟,才是拌面的最佳时机。
错过这6分钟,要想吃的不干不噎,那就只能靠一碗蛋酒了。
之所以武汉人喜欢热干面配蛋酒,那都是有考究的,吃到有点腻了的时候,抿上两口蛋酒,再吸溜一口面, 那叫个“虚浮”!
一碗热干面除了面和酱还有什么?当然是配菜佐料了。
其实最简单的老武汉热干面,是只有麻酱、味精、萝卜丁这几样配料的,比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老田记热干面」,就将最纯粹的汉味刻进了面里。
但也有很多热干面,有自家独门的特制配料,而这也成为了他们区别于其他家热干面的招牌秘笈。
毕竟武汉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能随时冒出来一个热干面摊子。
像多福路的「李记热干面」他们家的热干面里,就有着独一家的“糖蒜末”,“糖蒜”是深受武汉人喜爱的一道特色酱菜,武汉人叫它“jiao头”。
它的口感酸酸甜甜,没有大蒜的呛味,吃起来脆嫩清爽,加进热干面里,不仅能增添风味,还能有效解腻。
「李记热干面」也凭借这一“创意配料”,在汉正街这样口味庞杂的地方,奠定了自己的热干面王者地位。
现在去汉正街,只要问到这里最好吃的热干面,周边的店家商户都会给你指路李记。
而最常见的胡萝卜丁,实际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别,地道的胡萝卜丁,吃起来会有一股玫瑰的香气,并且鲜甜清脆。
即便长得再相似,但是懂热干面的人也能一口吃出差别。
除了这些配料之外,卤水也是武汉热干面的另一“衍生争议品”。好吃的热干面,卤水可以是点睛之笔,但不能成为关键因素。
热干面对武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武汉人对热干面的感情,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
那是生活在这座城市,刻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是漂泊在外后,最难割舍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