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但凡接触过书法的人,都会被赋予好感。学习书法,不是为了让别人欣赏自己,更多的是兴趣爱好。我姑姑老年退休,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身边朋友刚好有空,开始参加书法兴趣组了。但这些学习书法的原因,被诗人画家侯吉谅说成是“人生的假目标”。
他通过散文集《书法的生活美学:纸上太极》,展示了生活中的书法美学与境界探索,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生活的美学境界:一笔、一纸镇、一笔山、一水滴、一砚台、一字帖、一纸张,加上音乐和好茶。
2
何为书法?写字之法,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要了解它的书体和字体,要了解书法材料和工具。倘若感兴趣了,就开始学习书法,都是先正楷侯行草,先中字侯大字或小子,先继承后创新。
篆书、隶书和楷书装饰性强,看似“详细而安静”,草书和行书则抒情性强,看似“简单而跳动”。那么,篆书笔画单纯,婉转流动,形态圆匀,结构特点是平衡对称。隶书强调提按动作,达到粗细对比,增加美感。草书合并笔画,结构简略,简至汉字结构极限。行书,动静结合,雅俗共赏。楷书,横画顺峰起笔,驻笔而收,撇画是上粗下锐的尖撇,捺画收笔压笔平出,古人归纳了“永字八法”。
《纸上太极》没有具体提到字的本身,只是说书法如太极,笔画是力量的初生、推衍与回收。更多聊到了磨墨写字的静心雅意,聊到了做笔仪式的清净身心,聊到了好纸故事的得来不易,其中有不少独特见解,比如用宣纸写楷书,是要命的错误。
3
如何学好书法?一要了解传统文化,二要深入了解汉字结构种的奥妙;三要学会欣赏。
欣赏书法需要下一点功夫去学习。从远古到两汉,我们可以看看甲骨文、秦朝小篆、汉代隶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看看千古书圣王羲之的作品、魏晋文书的自然飞动、东晋碑刻的端庄大气、南朝刻石的古拙质朴;到了隋唐五代,瞧瞧颜真卿的雄强书风,柳公权的柳体风骨,怀素的狂素;两宋时期,则去看看欧阳修的字体新丽,王安石的“疾书”,黄庭坚书法入古出新,米芾书法风骨豪迈,续而看看一代大家赵孟頫,道人张雨诗书画元朝第一。最后明清,学习下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字林侠客徐渭、晚清四大家的字以及碑帖并行的清代书法。
这些系统学下来,一天半月,不是件易事。我是了解到了一半,已经开始神游了。
4
书法素养何在?常人归纳学习书法的三大素养是:一为胸怀宽广、正直为人;二为观察生活、博学多才;三为持之以恒、艺无止境。
《纸上太极》聊到狂草名世的王铎,看似笔法豪迈潇洒,实则狂躁不安。聊到忧国愤懑的傅山,狂郁,粗服乱头式的笔法与章法聊。到赵孟頫的字,字媚,天生带贵气,战胜内心苦恼。聊到弘一法师的用笔极简,没有起承转合,无相却有本相。书法不是停留在技巧层面的艺术,和人的精神世界相通。
练习书法,怡情养性,是修养,是修行。要看懂《纸上太极》需要你有过学习书法经历,才能有所悟,否则只能和我一样,只看懂这几层表象,而没有真正体会流淌在笔墨之中的灵动气韵。
齐悦梦想 第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