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俊杰
从广西驻村书记的田间直播让沃柑畅销全国,到安徽干部将村务决策“晒”于网络赢得信任;从四川“线上议事厅”高效化解村民纠纷,到贵州黔东南驻村书记用短视频带火乡村旅游……驻村书记们正以新媒体为“新农具”,以数字空间为“新驻村点”,在广袤乡村掀起一场深刻变革。这些实践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在重塑干群关系、激活乡村治理的深层肌理。
突破空间限制,新媒体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驻村书记们以屏幕为桥,让天堑变通途。广西百色驻村书记黄文秀的继任者们,延续“直播助农”传统,2024年仅芒果季就助销超百万斤,将地方特产推向全国,把黄澄澄的甜蜜变成实打实的收获。安徽金寨县某驻村书记创新设立“云端村务厅”,将项目规划、资金使用等关键信息实时公开,吸引千余名在外务工村民参与线上议事,成功推动村道修缮方案高效落地。黑龙江齐齐哈尔驻村书记组建“科技助农”微信群,邀请农技专家线上授课、远程诊断,及时解决春耕难题百余起。新媒体真正打破了信息孤岛,让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加速流动。
重塑治理模式,指尖互动织就乡村善治新图景。新媒体平台成为提升治理效能、保障村民权利的有效载体。四川凉山州某驻村书记创建的“线上议事厅”成效显著,2024年初村民通过平台反映用水纠纷,书记迅速组织线上听证,召集水利部门、村民代表“云端”协商,三天内便达成新方案,效率远超传统模式。浙江安吉驻村书记则通过短视频定期发布政策图解与解读,配合线上问卷收集民意,使惠民政策精准对接村民需求。这些实践,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纸面走向现实,一种基于数字赋能的透明化、参与式治理生态正在生长。
创新服务形态,数字纽带联结干群鱼水深情。驻村书记们借力新媒体,将“时时在线、刻刻响应”变为服务新常态。河南鹿邑驻村书记用别具一格的“蹭饭工作法”,迅速拉近了干群关系,了解到村民真实的生活现状及需求。陕西榆林驻村书记记录日常工作点滴,分享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的故事,观看量超百万次,让无数网友感受到基层干部的真诚与实干。广东清远驻村书记开设线上“乡村创客孵化营”,吸引青年人才献计献策,成功孵化多个本地电商品牌。这种超越时空的“网式”常联,让“有事找书记”从口号变为村民指尖可触的信任,干群间的“连心桥”在虚拟空间愈发坚固。
从跋山涉水的“泥腿子”干部到智慧为民的“数字”书记,服务方式在变,赤子之心永恒。小小屏幕,链接着大市场,凝聚着大民心,更承载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未来方向。当数字浪潮奔涌于希望的田野,科技为舟,民心作桨,我们定能驶向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蓝海——那里,产业兴、人才聚、乡风淳、治理优、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