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大家都不陌生。应该说,自我们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通常说的读书,仅限于读纸质书。但在手机、电脑成为互联网终端的今天,我们的读书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电子版图书比比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低头阅读的各种场景,虽然,他们阅读的不一定是图书,但,他们终归是在阅读啊。
对于这种电子版的图书阅读,我不是很赞同。主要是电子商品对我们的视力影响非常大,我前一段时间就用手机阅读,所得到的结果是眼睛的视力由1.5下降到0.8了。不建议小孩子们用电子商品阅读。
近两年,我也开始了读书。我的读书经历了泛读——狂读——精读这三个阶段。
刚开始接触有目的的读书是在3年前。当时对读书,我没什么计划。只是不想整天把时间用在对自己成长无意义的事情上,想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在当当网上购买了五六百的职场、励志方面的小说。2、30本小说不到3个月就看完了,看完之后,感觉就跟追电视剧差不多,除开在故事情节方面可以借鉴一点点用于工作之外,其他的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样读书不是自己的预期。于是,果断停止。
狂读阶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得到》,刚开始,只是看了得到上面提供的免费的知识,觉得不错。后来得到推出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99元/年,钱虽然不多,但是我当时没有这个付费的习惯。在看了开篇两篇文章之后,又听逻辑思维的介绍,在这个专栏开通的3个月之后,花了199元买下了这个专栏,然后跟着李老师,一步一步地阅读完这个专栏。边读边写体会,还有好多被老师加精了,兴趣很高。后来还购买了这本书。边读边思考,发现自己缺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又陆陆续续订阅了好几个专栏,还购买了每天听一本书,还有很多小课。突然之间,每天的课程大幅度增加,加上手里面的工作一忙。有好多的课程都没有连续跟读。导致很多内容都没有认真仔细地阅读完。所谓的狂读,对于我而言,应该是在基于焦虑不安、害怕落后、害怕被时代淘汰的基础上的一种阅读。这种阅读,效果很不好。读书,不能是为读而读,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读书,这样才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精读阶段。这是在今年的5月初,我加入了十天静读一本书的精读营活动。在这十天里,我和老铁们共同读一本书。当时,我选择的是《终身成长》这本书。按照以前的惯例,十天时间我是不可能读完这本书的,在入营之前我是立下了军令状的,并且还交了200块钱的押金,如果不按照规矩,这200块钱是要没收的。为了自己立下的誓言和200块钱,我利用工作之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打卡任务。也把这本书认真地读完了。同时,自己的输出也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
关于读书,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精读。只有精读,才能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只有精读,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同时,读书一定要加入团队,和大雁一起飞,才能飞得高,飞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