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汪仁镇、王贵湾,因为湾子大又被称为大王贵,位于湖北省黄石市经济开发区汪仁镇腹地。王贵湾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它由三个生产队组成,近2000人口,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里,传承着一项大型民间传统舞蹈活动:武龙灯。
王贵武龙灯不同于舞龙灯,舞龙者个个身
强力壮,灵活敏捷。在舞龙灯前,由数十名身穿红衣的壮汉,出场表演单棍、双棍、八仙
棍、龙棍,把舞龙和武术相融合,开创了“武龙灯”先河。其特点是以文育武,武中谋术、
术里创龙,表达了村民们良好的祝愿,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王贵武龙灯历史悠久,在“清”崇德三年由阿公千秋创立,己传至第九代传承人。至今己有380年历史。
小时我问父亲一个奇怪问题,王贵武龙灯怎么只传男不传女。于是父亲为我讲述了一个传说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学生娃上学,看见地上有一个虫蛋,他将它装在书包里。后来,虫蛋变成了一条小青蛇。他天天上学带着
它,每天喂饭,小青蛇慢慢长大变成了小青龙。父母知道后逼着他把小青龙放了。他只好对小青龙说:“你要离开我了。”小青龙说:
“你以后遇到什么灾难,就大喊三声;龙救我。”说毕,小青龙便走了。十年过去了,学生娃进京考状元时,遇上大雨。眼前一条大河隔断了进京的路。他猛然想起了小青龙临走时对他说的话,便大喊三声:龙救我!
随着喊声,河里起来一个黑隆隆的东西,在河上架了一道桥。他赶紧从桥上走过去。这次,他考上状元,被皇上招了驸马,后来当了宰相。
又过了几十年,他带着夫人告老返乡,那
条河又涨了大水,隔断了回家的路。他又想起了小青龙的话,大喊三声:龙救我!一会儿桥又出现了。他带着夫人上了桥。刚走到桥中腰,龙发现了女人,它为难了,按天宫的条律,龙身上是不准站女人的。谁不守天规,就要被斩!青龙为了报答状元的救命恩情,还是让他们走过去。他们刚过河,河水就变成了红色。龙被斩了。
人们为了不忘这条最讲仁义的龙,用玩龙灯来纪念它,而且只准男的玩,不准女的 参加。
听完故事我为讲仁义的青龙唏嘘不已!
小时候我总是缠着母亲问:什么时候过年呀,母亲说:大人盼插秧、小孩盼过年。我小时候特別盼过年,那时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差,过年时才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更盼望的是过年湾里有武龙灯。亲戚都来湾里看武龙灯,这个时候是母亲最忙的时候。母亲热情
好客,拿出过年舍不得吃的鸡腿,瘦肉待客。每年三十日晚餐,母亲总是把鸡首(头)盛给父亲,鸡翅膀盛给我,还美其名曰:吃鸡首年年有,吃翅膀会梳头。小时我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真的以为吃了鸡翅膀会梳头,长大后才知道那时生活条件差,只是母亲的美好祝愿!
印象中,龙头、龙身、龙尾由竹片扎成,节与节之间用白布相连,每节中都燃有蜡烛,由一大两小三条长龙组成,全长350米、105节。父亲说:王贵武龙灯武艺极高,协调性极强,龙头走一步,龙尾跑十步,没有过硬技术蜡烛易点燃龙布,三进三出时龙与龙之间易互相缠绕。
我吃罢晚饭,穿着只有过年才有的新衣服,衣兜里装着零食:抄米泡、苕壳子、花生,早早来到玩龙地点 。远远看见三条
龙在广场水塘边集合,灯火辉煌。龙映在水里给人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玩龙开始时,锣鼓喧天、喇叭齐呜、龙灯调响彻云宵。村头广场上300余壮汉同时舞动三条巨龙,时而三进三出、翻江倒海、时而腾空盘旋,左右摆动时如行云流水,令人目不暇接,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后进入村里送福,家家户户摆供果,香纸爆竹接龙。我和小伙伴们在龙身下钻来钻去以求庇佑。母亲说在龙身下钻过可消灾、降福。
如今,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变化。龙身不再用白布,而是用彩布覆盖画有龙鳞的巨幅黄布,彩灯取代了蜡烛。武龙者统一着装,头扎彩布,身着彩衣服饰,脚穿溥底武生快靴,先由喇叭队奏响龙灯调,大型赛巾锣鸣锣开道,锣鼓齐呜,随之是金童高举龙门、龙牌,接着是天狮子出场,戏珠、大龙紧随而出,中间是锣鼓队,接着两条小龙,最后是锣鼓喇叭队压阵。声势浩大,绵延一二公里。表演着“三龙戏珠”、“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武龙动作快如闪电,千变万化。
王贵武龙灯规模巨大,气势磅礴,其表演艺术形式独一无二。这一传统文化己成功申请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项目,现争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
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后,我已有14年没有看过家乡的武龙灯。当在电视和网上看到《王贵武龙灯》的视频时,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没了双亲的故乡和“王贵武龙灯”呵,仍让我魂牵梦绕!愿王贵武龙灯这个民间文化瑰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