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或下雨的日子,我会打开茶具柜翻找好喝的茶,这个“好喝”不单指味道,还要看是否容易闷泡。选茶各人不同,无非是冬秋喝“深”茶,春夏喝“浅”茶。而我却随性的很,全凭心情。我曾有一年随单位疗养团到杭州买过一次西湖龙井,除了那一杯春绿的色彩外,绿茶,我并不钟爱。
不懂茶的人果然觉得花茶是最易闷泡的,也适合一人时独饮。
我家的茶,大都是小新买来的,也有好友赠送的,除了一款栀子花茶是疫情期间的一次外出由我挑选。撕开,鼻子凑近闻就能闻到栀子花的香味。没有阳光的日子,冲泡一壶,然后躺在阳台的小塌上翻书。
“有时候喝茶不是为了喝茶,喝茶是为了读书。就好像,有时候喝酒不是为了喝酒,喝酒是为了流眼泪。”几天前读完《不如吃茶看花》,里面这样写。于我,似乎的确是这样。阅读的时光总是很长,如果身边没有一杯茶偶尔润一下口渴的嗓,总觉得不妥。娇柔做作也罢,附庸风雅也罢,如此,才是有了读书的样子。
读到《茶碗》这一篇,刚好是他去年这一天写的,又刚好那时的他和我一样,也在读川端康成的《千纸鹤》。说到用茶碗,说到菖蒲插花,说到由此想到的器物的传承以及现在建盏的滥用。又让我想起《人生果实》里英子对器物的喜爱以及想要为女儿留下美好的纪念——茶具。问茜茜可否愿意继承我留下的器物,“我对这个不感冒”她回答。到底不是自己兴趣内的事。而我开始怀念父辈,那些岁月艰难里对器物的诊视了。
母亲节,茜茜快递了一篮花,还有我爱吃的三份甜品,开始就咖啡用完一份水果捞,后来干脆和茶一起享用了另外两份。鲜花易损,食物不能永久留存,我将插在花朵上的祝福语卡片都一一收集,欢喜和爱深藏进记忆。
喜欢五月,多半是因为大地的绿意盎然,是花朵纷纷扰扰。节日的一篮子花也好,我从公园里随手采来的一束野草也好,都是时节的给予的心动。喜欢五月,多半是因为瓜果蔬菜丰盈。荔枝、樱桃、羊角脆都是我的最爱。一边读书一边吃,再喝口茶缓解甜腻,常常饱腹后不肯再食正餐。
家里自有“诗与远方”。“见过了半生风景,走到哪里都可以坐下来,汲泉煎茶,慢慢地喝它一碗。读书、静坐、喝茶、闻香……
书里还有一段是我喜欢的:
“在书店买书,这种偶然的相遇,是至为美妙的。也是实体书店至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在网上购物,都是直奔主题而去,哪有这样左顾右盼、猴子摘桃掰玉米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