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说起中国山水画,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萃花介绍过的青绿山水?金碧山水?还是皴法?
像萃花这样爱钻研(脑洞大)的,满脑子都是藏在山水画中的人物,这也就是今天萃花要给大家介绍的藏在山水画里小秘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有些画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与画作息息相关的驮队行旅,却小得像条毛毛虫!比如↓
还有仙境一般的山湾里,角落里乱入一群在踏歌的农民。
每当我们沉浸在大自然怀抱,贪婪吮吸雨露阳光的时候,瞥见藏起来的人影才惊觉:哦,原来我们还要赶路,原来我们还要踏歌……
中国古代画家惯用的这种图名不符的“伎俩”是山水画里一大特色,这些在画卷里占据小篇幅的人物统称为:点景人物。点是点缀的意思,顾名思义,这里的人物完全是山水画的陪衬。
萃花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山窗读书图》,它将点景人物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不信,拿起放大镜我们一起找一找画里读书的人在哪~~~
全图以高远法构图,从上到下,白云、瀑布、楼阁穿插在重峦叠嶂的林木间,一派气象万千的苍郁景致。
我们不难看出他画里有元代画家王蒙的影子,细密繁复的笔法刻画,线条活而不乱。浓、淡墨色交叠皴擦,颇有层次感。
在这幅画里王翚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
但是,萃花好像偏移了主题,咱们不是要找画里的读书人吗?别着急,考验大家眼力的时候到了,请于十秒内找到画中读书人的朋友留言索取萃花熊抱一个,谢谢!
画家王翚(huī)在画幅的右下方画了一个人在草堂里读书。抱歉,说他在读书,萃花也很无奈,谁让画家命名为“读书图”,如果有朋友说那人在打盹,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个场景虽然在画幅中所占比例极小,却升华了“山窗读书”的主题,实力诠释了什么叫一个支点就能撑起一幅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中点景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人画山水,讲究“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古人画画的比例理论:画一丈高的山,就只能画一尺髙的树、一寸高的马、一分高的人。)
所以这种比例要求下,他们一般先画苍山,次画溪流,三画房舍亭阁,最后才在其中点缀出几个蚕豆或米粒般大小的人物。然而,最后画的人物,往往就是这幅画的主题,咱们借此来倒推之前介绍过的《高士图》、《稚川移居图》。
是不是同《山窗读书图》比起来,这两幅画里面的人物真是太容易找了啊?
古代画家之所以将山水画的人物画得这么小,与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关。在他们眼中,人物藏在自然的角落里,和谐地与自然共存,这样也就不会破坏自然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并且,这些山水画越成熟,画中的人物就越是简单。我国最早的山水人物画《洛神赋图》里,人物神态生动,也因为描绘得细致,大家很容易知道画里哪个是洛神,哪个是曹植……
这个时候,山水只是作为背景存在。这是因为早期社会生产力落后,绘画作为生存手段的迫切性远大于其他的存在方式,描绘统治阶级生活场景的作品占多数,直接决定了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现状。
所以我们看到《洛神赋图》里山石都没有什么皴擦,直接用线条勾勒,可以说魏晋时期的山水画是比较稚嫩的。
山水画真正开始发生转变是在隋唐,经济一旦得到了发展,政治格局相对稳定,贵族们有心思游山玩水了,画家们也开始歌颂富足的贵族生活:有钱出去玩,真是好啊!
这一时期山水画的代表作,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展子虔的《游春图》。画里大幅山水,人都得费尽心思找,还不一定找得全。
发展到战乱频繁的五代,盛世不在,众多画家逃到了山旮旯里去感受和山水的大气磅礴,等到宋朝建立后再出山,在淡泊无为的治国思想影响下,画家们撒欢似的画起了点景人物:秋林放牧、寒山独钓、山道盘车……
在这以后明清山水画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山水成为主体,而人物却只是简单几笔勾勒,画里的人物也不是具体的洛神或者葛稚川,他们变成了一类人的代表:游者行人、文人雅士、农夫牧童……
我们只能通过轮廓判断他们的身份,这是画家对人物的弱化处理,山水画中点景人物也实现了由具象人物到特征人物的转变。
然而,不论是人物在山水画中的篇幅越来越小,还是在画中笔墨越来越少,这两点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面对自然时的谦卑。
背柴的樵夫、垂钓的渔父、树下饮酒的文人,他们神态安然悠闲,没有疯狂的、痛苦的、大喊大叫的模样。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也是让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一抹亮色。细细想来,这大概是我们古代农业社会中独有的人对自然亲和、向往态度的表现。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