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不得不说,我的学生们,还是蛮可爱的。因为可爱的他们,将我预设的课堂增添了许多的生成的内容,给了我很多的情趣和启发。有时候,他们的问题,很特别,教人不得其解;有时候,他们的回答很奇葩,让人匪夷所思;有时候他们冒出的一句话,也能让你消化半天。
今天在上《种树郭橐驼传》时,讨论“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PPT呈现出了根据郭橐驼的几句话总结出的文字:他植者种树是“勤虑害树”,长人者治民是“勤政扰民”。都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在我讲完停顿的当儿,有学生在座位上叹息道:“其实我们很像他植者所种的树,长人者所治的民。”此语一出,引得其他学生的思考,纷纷表示确实如此啊。一下子,教室里一片叹惋之声。
我也被眼前叹息的他们搞的有点懵。惊讶于他们也太会联想了吧。这课堂拓展居然都自发开始了。不过,在我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决定跟他们说道说道。
“你们说的话意味深长,老师我愚钝,还请你们开释一番。哪位同学来说说。”他们这么说,一定是想到了什么,不妨让他们通通说出来的好。
“我就是感触一下。想到自己在学习中,各学科老师都说要把本学科好好搞搞,感觉像是书上说的长人者们对老百姓做的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一样,每个老师都要求我们做这做那,最后导致我们‘病且怠’”。
“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好严重啊!你们其实是不想被学校管着,不想被约束吧?”
“嗯,很想的。”
“你们觉得,你们自己和长人者管着的民之间,是一样的吗?”
“我们不一样。”一句歌词,引得开心一笑。
“具体在哪里呢?”
“我们是学生,他们是民。”
“除了这种身份之别外,我觉得应该还存在这样的差别。”
民,也就是百姓。作为百姓来说,是有着坚定的目标的,在那个时代,那就是一家人活着,尽可能去追求安稳和美好。百姓们也有着自己的规划,深深知道自己要干哪些事,在什么时候干。要开耕,要种植,要养鸡豚,要及时缫丝,要抚育后代等等。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他们不仅有坚定的目标,还有具体的追求目标的步骤和规划,也有着强烈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而,现在的我们,恐怕就是在这些方面和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异。试问自己,你们的目标是否还在,是否还坚定?是否有实现目标而制定的具体的步骤和规划?是否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为糊涂的是,我们现在身在还不清楚自己的现状是怎样的?当真是因为老师的爱之忧之使得你们“病且怠”了吗?我们不是自己原因导致的“病且怠”的吗?
说实在,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学校,感谢我们的老师。学校从我们也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教师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以及你们的能力培养的需要布置的任务,班主任对你们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无一不是为了你们的综合素养。基本上也可以说是在“顺木之性”中进行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门慢得艺术,希望你们能长大,在长大中理解。
一番陈词,学生们已然无声了。沉默呢,还是沉思呢?
我希望是在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