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听过最多的话是,如果感到焦虑,那就去读书吧!最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的同义句是,如果现实太难,那就躺平吧。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真的太容易了,只要打开书读就可以了。无纸化时代,都省去了买书的钱,各种APP打开,你想看的应有尽有。在某音和某书掌控你时间的今天,只要你打开它,各种花里胡哨的书推更是铺天盖地,恨不得立刻填满你的精神世界,顺便还会传递出一种错觉,好像读书了,就离成功不远了,就离赚钱不远了,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这种毫无目标的读书,毫无选择性的阅读,真的能缓解焦虑提升自我吗?其实,大多数的人是害怕孤独,害怕真正的孤寂与离群索居的,一旦长时间的沉静就会产生一种虚无的慌乱感。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休息日的傍晚,当你从午休中一觉醒来,发现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你会立刻跟其他人取得联系,你会很慌乱,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睡了多久。很多人一觉睡醒会产生这是早上的错觉。
而在焦虑的情绪中阅读,很多人是会溺死在半路的,只有一小部分本来就心理强大的家伙收获了成长。因为,阅读本来就是需要沉下去的,甚至会入境。假如你一边焦虑这个月的薪水和业绩指标,一边阅读,并且短期的阅读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变化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丧,当你觉得自己连读书都静不下来心都做不到的时候,你的情绪就更低迷了。所以,我常暗自告慰自己,不读书也没有天大的关系,如果能读进去就更好了。这样状态反而更轻松一些。
这就像山居七年的张二冬所说的,一个人要是连自己身边的东西都熟视无睹看不透,那去再多的地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们短时间内过的没有那么顺心的时候,我们内心感到焦虑、焦灼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自己,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即使是00后都是跟不上信息的变化的,他们每天也是通过一遍遍的刷微博、朋友圈、B站去完善自己的信息量,去追星,追梗。因此,我们不用慌张,我们专注好自己当下的每一天就行了,横向的世界太宽了,太绚烂了,就像太平洋的水是抽不干的一样,我们能拼命追赶的只能是那个更好的自己。
不瞒各位,今年是我从事教育机构的第三年,前两年都是朝气蓬勃,顺风顺水,今年的情况我不说大家都了然于胸。在面对当下的这种困顿时,我也会有情绪,所以,我每天也在阅读。只是读的越多,越懂得选择和目标的重要性,漫无目的的去读,只能说是无聊的消遣,根本不会形成某个领域的知识链,同时,读书也是一个苦差,真的想深入有收获的阅读,你还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如果你读的是故事类的图书,尤其是国外的大部头,你应该在读之前,或者边读边画出人物关系结构,比如:百年孤独,福尔摩斯等这类图书,否则读到最后,你能记住的仅仅是一个结局,毫无收获。下次别人偶然提到,你想跟别人交谈时,才发现自己一个人物都没记住,读了跟没读区别不大,从而还会产生读不好书的自我怀疑。
第二、做好重点书摘,金句或者你喜欢的话都可以,这样才有可能变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这样知识的长期积累后,你讲出来的话和逻辑是完整的,经过思考整合的,有道理经得起推敲的,而不会人云亦云。
第三、读后感,每个人在读书时,只要认真读进去了,都会有感悟、有感叹、有联想,在读完书后,第一时间把他们通过自己的话记下来,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语言,真诚的文字最能打动人,那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印象更深刻改会有新的思考。
第四、心理准备,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尤其当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时候,总有一本书能恰到好处的安慰到你,鼓励到你,甚至启发改变你。但是,这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你要有弄清楚自己为什么阅读,是喜欢还是学习,还是功利性比较强的,如果缺乏思考就去阅读很可能半途而费,从此远离了这么一个好东西。
例如,你最近从事的行业不景气,和我一样,随时面临找不到客户,入不敷出,或者裁员,而你希望通过短时间读书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就几乎不可能,它最多能为你带来一点点逃避现实的短暂安逸,或者为调整心态开导你,或者为未来新的自己赋能,所以如果想有效阅读,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认真开始也不晚。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现在不是科举制,读书不需要被神化、符号化,踏踏实实的读有方法有选择的读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类,擅长哪一类,可以去看看图书推荐,不断去试错,总能找到对的。
如果你读到一本难以继续往下读的书也不要难为自己,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或者它比较为人称道的没事,即可。
以上是我近期在阅读中得到的一点点心得,希望爱读书的我们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