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心毒》第一部,很好看,刑侦推理故事本来就很抓人,再加上里面加了偶像人气王炸的特警人设 花崇和柳至秦 ,双男主+积案科刑侦+疑案,组合起来就是特别有吸引力,作者把 这些元素融合的特别好,大警察故事却又有着如此美好的人设,令人物和故事都充满着魅惑力。作者的文字也很流畅助很有张力,故事线铺排的也比较好,有时候 还能体现友情和爱情,并且到了《心毒2》,加了这样一个标签“刀山火海,与你柳暗花明”。如此这般,果然第二部的情感线就变得非常饱满了。
可是第二部那个校园霸凌的故事读来让人联想很多,现在的现实环境,关于校园霸凌的事儿常常在网络上散发出来。作为一个有过被霸凌经历的我,我想说那种痛和伤害真是一辈子的。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在小学2年纪至小学毕业的那几年,不曾经历校园霸凌,我的性格、人格和人生命运可能都会是另一番景像了。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校园其实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但是如果用放大镜去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很多角落,正在发生着伤害。孩子是脆弱且弱小的,有时候伤害带来的心灵阴影,需要用漫长一生去消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校园霸凌是一件很容易发生的事,而如果去防止和教育,是一个很困难的话题。我在这里想痛苦的回想一下,我当时不过得罪了一个打架小头目,又加上被老师偏爱了一点点,于是被孤立和追打。所有人都害怕那个小头目,却又会变成他的助攻。那时候因为经常被人打,学校老师都知道却也无能为力:小头目在放学的路上打我。每天的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像一场恶梦。家长也是知道的,但是家长不细心不在意,反正那种打也没有严重的伤,但是对于我的心理伤害,无人能理解和想象。后来老师想了一个很办法,每次放学都在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把那几个爱打架的男生喊住闲聊一会,使眼色让我赶快走。我在心里面很感激那个老师,祝愿他生活幸福平安喜乐一辈子。他是个转业军人,后来也没有在那个山村小学当老师了。
有时候孩子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可怕的一面。那个作为霸凌者,虽然是个反面角色,但是他的死因却也藏着一场罪恶。虽然许多人都对他的死大快人心,甚至他的亲弟弟也觉得他活该,但是一群人就这样面对一个人被害了,并且表现着也表达着自己的冷漠,并对当时的记忆和关于凶案现场的细节都选择了不面对不配合警察的做法,有点让人思考人性的复杂啊。
“恶魔不分年龄,我想保护真正的弱者,而不是年纪小的恶魔。” 警察的这句心语,令人有一丝丝欣慰。
曾经,我也是想过要复仇的。人这种灵长类,记忆很深的东西会在身体里滋长很多负面的东西,长年累积,升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个人能力变强,就会有更多的想法的报复行为产生。这些东西都有因果的一面,也有着人性的一面,还有情感的一面。受过的伤,遭过的辱,谁能说忘就忘呢?没有擦掉对错的橡皮,更没有擦除恩怨的橡皮。天知道,当时小小的想,也想过长大了要把那些恶人都杀了。
我没有复仇,是因为我选择了一直读书。而我的小学同学里面,读到初三时只有两三个人了,读到高中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了,还有两个去读了师范中专。不用猜,那几个打我的人,都早早去干农活和打工了。我没有复仇,也不是我的生活变得比他们优越或者人生中的不顺之事少,而是我孤独的性格之下读了更多的书,我总是读一些书,在书中看到了更开阔的世界并知晓了更多的道理和人间爱,于是我选择了宽容和放下,即是宽容和放下他们,也是宽容和放下了我自己。
其实我后来十几年都不想回老家。直到孩子6岁那年我回去了一趟,曾经很想去看一眼那个小学,因为很远,再加上内心的阴影,我没有去。于是就撤底放下了。
《心毒2》中不停出现的凶案,第一个被割 喉 ,然后接二连三,出现了四名被害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转到那个很多年前的关于校园霸凌而被害的少年。这是一个陈案,并且经达岁月漫长的掩埋,已经很难找到真相。 ,一件件凶案爆出,一张张悬疑之网 张开,而难以揭开真相的陈案也被花崇和柳至秦 重新刑侦,当真相越来越逼近眼前的时候,关于“复仇”两个字仍然让人如梗在喉,仍然让人心痛至深,且思量深重。有些恨,终将带来了更多的痛和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