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每日一更第29篇
早上看周国平的《妞妞》,读的感觉跟鸣宝没有出生前的完全不一样。
以前读此书,我感受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惨,咒骂那该死的医生,担心人生的无常与意外。
现在,我更多的体会是为人父母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那种父母要代替女儿受痛的绝望心情。
孩子是纯粹的天使,她的降临给父母带来了一个家。在没有孩子之前,两个人顶多是打打闹闹的爱情,而因为孩子,我们都有了家,有了可以让彼此都感到温暖安详的港湾。可是孩子的离去打破了现在的温馨世界,连原先她还未来时的世界也无法复原了。
周国平说,我们从小就一直在学会爱,可我们更习惯被爱,直到为人父母,才知道如何去爱。
作为孩子,我们习惯被父母爱,作为爱人,我们习惯被另一半爱,而作为父母我们更渴望去付出爱。为什么父母爱孩子甚过孩子爱父母呢?因为给与要比接受更容易去爱。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付出长时间浇灌的玫瑰花,你会觉得珍贵。我们对孩子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爱,把孩子当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会分外的去珍惜和爱护。而孩子是接受爱,父母不可能会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鸣宝还未出生前,我总是害怕辛苦,害怕累,害怕失去原有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可等到他出生了,我才发现一切的害怕都不存在,因为幸福已经盖过了害怕。
当我早上起床看到还在甜睡的那张小脸,总是会情不自禁的静静地看着他,软软的呼吸声,长长的睫毛,可爱的模样总让人忍不住要去亲吻他。
我时常感觉到孩子真是神奇,原先还是肚子里的一个小细胞,现在已经长成了这可爱的模样。
吃母乳时,我会一直盯着他看,似乎想要把他揉进我的身体里,而这也成了我最幸福的事情,看着他酣畅的吃着,大快朵颐的样子你就感觉是自己享受到了美美的食物,眼神也变得异常温柔,带有霞光。
当他吃累了休息片刻的时候我就摸摸他嫩嫩的小脸,顿时觉得内心柔软极了,他也会看看我,时而还笑着看我,仿佛告诉妈妈我吃的很开心,很满意,时而他又会开点小差,四下张望一会,当听到妈妈叫声时他又会回过头来继续吃,吃完了,总是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心满意足极了。
这幅景象是我一直想要在刻在脑子里的画面,是我以后每每想起就能够内心充满温柔,感受到幸福的美好图画。
照顾孩子,确实辛苦,但这种辛苦会变成你的心甘情愿。
父母在辛苦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幸福快乐。好友经常说,很多时候其实是孩子教会了父母如何为人父母。
我想,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