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生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有无这种意识倾向是能否学好政治课的关健。因此,对政治教师来说,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千方百计地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愿望,这也是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功能之一。怎样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就此谈几点看法。
优化自身形象,引导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反之,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不热爱。比如同样是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对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效果。学生佩服的老师,你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你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批评与表扬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相反,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表扬,认为是讽刺,批评与表扬则变成了教育的障碍。由此可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对政治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要使自己成为学生所喜欢的政治教师,就应从各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努力达到一个合格政治教师所具备的四条标准:(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对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2)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性格开朗,敢干坚持真理,反对邪恶,敢干实事求是,富有正义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3)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精通业务,学识丰富。(4)工作认真负责,有为学生所欢迎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政治课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语言大众化,生动、富有激情和感召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保持积极情绪,感染学习兴趣
情绪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活动能力强,驱使人们积极地进行思维和行动;消极的情绪,则会大大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压抑人的思维活动。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保持积极的情绪,以感染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首先,政治教师要做到对自己宣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坚信不移,在课堂上要表现出对社会的观察,人生的探索具有极大的兴趣和教学自信。这种积极的情绪才会使学生受到正面感染,营造出良好的政治课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如果政治教师本身都缺乏对所讲观点的自信和兴趣,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学生会认为政治课讲的是“假、大、空”的道理,从而产生厌学感。
其次,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情绪,还要创设令人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感情教学,感染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兴趣。政治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和现实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点”,创设政治课堂上的“情趣”,改变政治教师过分严肃的面孔,以达到感染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目的。
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习兴趣
单调的活动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政治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进行形式单调的教学,难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无法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也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电化教学手段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活力,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有效手段。它不仅给教学带来方便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政治课教学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专心致志的学习。由于我校在这方面缺乏有关政治课电化教学的资料,我们只能看到外校的这种做法,而望尘莫及。结合我校实际,可在课前让学生发布简短新闻、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在课中,让学生听录音、看图片、演讲、欣赏音乐、表演小品、师生共讲等,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政治课小论文写作比赛、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一般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厌烦那种枯燥无味、僵化呆板的政治课,如果政治课教师能够从课内到课外提供学生施展和发展才能的机会,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是会产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