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借鉴
——阿栋
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实践多了所积累的知识或技能就多,有没有经验成了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经验和成功就成为正比,假如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总是使用不当就并没有给成功创造条件,用过去的经验来对待已经发展变化的现实就发挥不了经验的作用,好的经验面对不同的当前实际衔接不上而成为失效的教条。积累经验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恰到好处、随机应变地借鉴经验,善于把好经验运用于当前,如何用好经验,也需要积累经验。
【本周群读书分享】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巴西]保罗·柯艾略 著,丁文林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11.
——彭树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2009年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出版语种最多的图书。这部书字数不多,这个版本就9万字,融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为一体,写了一个简单而浪漫的故事。
书中金句俯拾皆是,也有很多的隐喻。正因为是隐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之后再读,应该还有新的体会。
比如引子中水仙花的故事,可以用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水仙花是自恋的,湖泊也是自恋的。大家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爱上对方,但是却常常忽略了对方本身,因为我们爱的是自己。
再比如,“这些羊太熟悉我了,已经了解我的作息时间了。他喃喃自语。略加思索,他又想,事情也可能正相反:是他已经熟悉了羊群的生活习性。”看待事物不能总以自己为主体。人成长过程中的“叛逆”,一岁半到三岁出现第一次“叛逆”,青春期再出现一次,从家长的角度看,觉得小孩在“叛逆”,但从小孩的角度出发,他们只是不愿意被安排,想自己探索,想活出自我。每个人都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寻找自己的“天命”,而只有通过自己行动,才有可能找到。在寻找的过程中,在实现的过程中,也许,你就找到了“炼金术”。
【莫堡主】@Dr.黄.Fqi 季羡林如果跟徐梵澄做个横向比较,一定很有意思,时期差不多,语言通也差不多,都通晓中西,但是出发点不一样,徐因信而学,季不然。
【莫堡主】奥义书是印度古代精神哲学典籍集大成之作。它在印度哲学史和宗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徐梵澄高度评价此书乃“印度之第一书”,“独此《奥义》诸《书》,义理弘富,属于内学,为后世诸宗各派之祖,乃有可供思考参同而契会者,信宇宙人生之真理有在于是。而启此一枢纽,则上窥下视,莫不通畅条达,而印度文化之纲领得焉。此所谓立乎其大者也。”而“撷此一线索而纠结以解,则上下通流,上窥四《韦陀》,诸《婆罗门书》及《森林书》,下瞰六派哲学及今之印度,鲜有不贯者矣,此奥义诸书之所以可贵也。”
【罗坚秋】荐书:
本套书32册包括:
琴史、棋经十三篇、书法雅言、林泉高致、茶经、酒谱、随园食单、梅兰竹菊谱、园冶、酒经、宅经、印典、牡丹谱、文房四谱、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茶谱、绣谱、新纂香谱、格古要论、装潢志、书谱、云林石谱、瓶花谱瓶花史、香奁润色、长物志、饮流斋说瓷
修身养性的系列书籍,日常生活中这么多学问,这里介绍齐全了,尤其适合时间充裕,品味高雅的文人志士,可熏陶心野,格物致知!
【莫堡主】补荐:云林石谱、书谱、书法雅言、文房四谱我就觉得很好。
【周末书单之莫堡主】徐梵澄《尼采自传》、南怀瑾《宗镜录略讲》第三集、《旧唐书》一点点。徐对于尼采的描述很精彩,“尼采的精神运动只行进在半途,何以不为全程?盖因其迷失了目的论的指归。”失去了形而上的精神家园,沦为孤魂野鬼,以只身之力,最后只能发狂。这是徐在德国留学捡回的尼采。徐在印度留学捡回的“哲雄”则称尼采是一个“半盲的见士”。徐最后为什么赞赏儒学,很神秘,但有可能是王阳明等人有个知性合一的全程(但精神哲学上未彻底)的一个评价。@罗坚秋
【书摘·他山之石】
儒、道、佛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花一笑,妙悟真如。中国文化人最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在后面两种中,又以第三种即佛的境界更为难得。
——余秋雨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唐]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我见宋词】
——linye
【导入】
乡关之恋、故园之思自古就是华夏民族普遍的文化心理和共通的文化情怀,人们或有登高临远的啸吟,或有一灯莹然的独诉,或记下鸡声茅店的实感,或抒发魂梦 纷飞的想象。无论是看月、看雁、看征衣的旧线痕,或听笛、听猿鸣、听一片捣衣声, 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们,都参与组成了这一反复缠绵、旋律单纯的合唱。宦游之士、戍边将士、逃难百姓、贬官迁客,各色人等远离故乡亲人,眼前之景勾起心 中之情,自然而然地行于路,歌于途。这也是为什么羁旅行役成为中国诗词千百年来长 盛不衰的主题之一的原因。
在宋人心目中,温馨欢乐的家庭和可人秀雅的如花美眷,是他们人生的皈依和漫漫苦旅中的重要精神慰藉,尤其在仕宦逆旅更是如此。在宋词中,此项内容占了羁旅行役作品
相当大的比重。如北宋晏殊的《木兰花·绿杨芳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等都属此类题材的典范作品。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几十年来,我最喜欢宋词,一本宋词可以翻来翻去,百读不厌。
家园故土之念,是中国古代诗词最为常见的题材。《鹊桥仙·夜闻杜鹃》这首词上片以闻杜鹃起兴,触发旅客思乡之情。词作又用“林莺巢燕”加以衬托,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下片进一步写作者听到杜鹃夜啼的内心感受。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足见寄慨遥深:壮志未酬、抱负未展,即使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禁受不住,何况身世苍茫,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自北宋初到南宋末,归隐恬退,是文人们经常吟唱的主题。《水调歌头·盟鸥》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下片伊始,词人幡然省悟了:对自然物的期待是靠不住的!但是,此时孤独的词人,又能期待谁呢?末尾足见词人此时的思想情怀是痛苦的,充满矛盾的,但他毕竟对生活还是热爱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亦常在心头萦绕诵读。
其中有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古代中国的忠孝两难(一、二)
——群友【吕俊霖】原创
(一)子不言父过
这十年来,父亲渐渐地老了,思想和行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经常遭到我们的反驳,他有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就说“子不言父过”,以此做挡箭牌。我们想,父亲一辈子也不容易,于是也就不再批评或指责,只是有时候,父亲明明是做错了,又不肯承认,我们不客气地指出的时候,他又搬出这句话出来。我们念他头脑糊涂,虽然不跟他争执,但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平,有些不妥。后来,我弟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逻辑漏洞:
“子不言父过,但如果父是错误的,那么,不指出错误,那不是让他越来越错了吗?那不是害了他吗?”
我爸爸经此一驳,张口结舌,从此不再提起这句话。当然,我们念他年纪老了,一些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转不过来,也没再纠结他一定要改过从善才好。
“子不言父过”这句话出自《礼记》,这本书是西汉的礼学家戴圣所编,书里主要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之间的问答,阐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一部《礼记》就是先秦时古人的言行规范。
但很可惜我爸爸没有认真读过《论语》,如果他读过其中的《里仁》篇,他就会以《里仁》的内容应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侍奉父母,(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应当多次委婉的进行劝说。看到父母从心里不愿意听从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违背;为父母而操劳,也不要怨恨。
如果我爸爸这么应对我的弟弟的话,即使我弟弟心里不平,想继续坚持己见,但是对父亲的一些看不惯的做法,应该也会宽容许多,理解许多吧。
古代中国是宗法社会,是讲家国礼法的,家的扩大就是国,于是,本来家里的家长,就变成了一国的君主,原先的家法也就成了国法,原先的孝顺也就转换成了忠诚。在理想情况下,忠孝当然是一体的,但是在这两千多年里,忠孝两者的冲突并没有停止过。所谓的忠孝两全,往往是一厢情愿。更何况,忠还有对谁忠、怎么忠的问题:
万一,君主并非明君,而是昏君呢?在这个情况下的忠,不就变成了为虎作伥了吗?
孝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作为孝的对象,即自己的父母亲,并非通情达理之人,难道也要屈服法律与良知,一味地顺从和维护下去吗?
这些考量,并非是在极端情况下才有的道德难题,而是经常就发生古代的忠臣、义士或孝子身上,而对这些忠臣、义士或孝子的表彰和批判,则贯穿了整个古代观念史,再加以对儒家经典和史书的反复注疏和辩难,则使这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更加复杂化。必须看到,古代虽然以儒家理论治理天下,但是,儒家学说里也多有含糊和自相矛盾之处,于是,面对同一件事情,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二)大孝和小孝
在《孔子家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在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哲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知道父亲要打他,却没有逃走,而是站在那里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了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跟父亲说:“您可不要气坏了身体呀。”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
是的,曾参有错在先,父亲要打,他不敢违逆,这是孝顺。但是事情并没有完。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门!”
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当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不逃走,万一被父亲打死了,结果让父亲背上不义的罪名,这不是不孝吗?你是天子的子民,如果杀了天子的子民,他的罪又该是什么样呢?”
看来,孔子并不提倡逆来顺受,而是讲究合理逃避。在孔子看来,站着被父亲打,那是小孝,而让父亲背负不义的罪名,那就是大不孝。当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还站着不跑,如果万一被打死、打伤了身体,当父亲冷静下来后,一定会感到十分懊悔和愧疚吧?那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创伤又是多大呀?再说,如果自己被打死、打残废了,那父亲老了后,又有谁来赡养呢?所以,真正的孝子,并不是只会逆来顺受,而是要懂得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及时避让,留此有用之身,避免悲剧的发生,这才是大孝。
这里的关键是,当父亲的身份已经变化的时候,即已经不是正常情形下的父亲,而是成为“潜在的罪犯”的时候,父与子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当儿子的逃跑开去,也就显得合理而无违于孝道了。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重要的是大孝和小孝。大孝,是考虑到父子名分和今后亲情关系的孝;而小孝,仅仅是出于教条的不忤逆。可见,在特定场面下,连孝本身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驴的读书心得”】
【莫堡主】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ny one understands me, and necessarily understands me—I know them only too well. Even to endure my seriousness, my passion, he must carry intellectual integrity to the verge of hardness.
【莫堡主翻译解读】何种条件下人们才能理解我,而且必定得以理解我,我十分清楚。人们必须在精神上有严厉的诚实态度才能忍受我的严肃和我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