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博尔赫斯构想的巴别塔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由无数六边形房间组成。六边形房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厅,一种是藏书室。大厅有六个门和旋梯,通往四周的藏书室。藏书室中间是个通风井,两个出口直线相望,其他四壁都是书架,每个墙壁有1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栏,每栏有32本书,每本书有410页,每页有40行,每行可以写80个字。
不同的是,这个图书馆的书架上放置的不是书,而是移动硬盘,每个书架有5栏,每栏有32个硬盘,每个硬盘里有410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有40个压缩包,每个压缩包是80M大小。每个硬盘存储了1.25TB数据,一间藏书室有640块硬盘,大概能存储801TB数据。
博尔赫斯的图书馆收藏的是整个人类的知识,而这个图书馆储藏的是整个互联网的数据。这个图书馆应该有尽头,但对于我而言,它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每天互联网上新增的信息都会被存储进来。
听说在互联网出现的第三十年里,每天就会产生大约800EB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装满接近105万间藏书室。
没错,在那个时候,每天就要新增一百多万间藏书室,这些藏书室随机散入图书馆,藏书室的分布完全是无序的,与时间没关系。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数字不知要翻多少倍。
我和许多人被困在这个图书馆,不知道最早一批人是如何落入这里。大家分散在各个角落,很难碰面,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离开这里,回到人类世界。
进入这个图书馆,完全没有走出去的希望,人类奔跑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图书馆膨胀的速度。我们不知道图书馆的创造者是谁,但是我们知道出去的方法。在庞大的数据里,有一个神秘的文件,它是开启大门的密钥,只要找到那个文件,所有人就会得到解放。
谁都不知道那个文件是什么格式,是什么内容,我们称它为S文件。
我们读取信息的手段非常落后,没办法,图书馆里只有这些设备。我们是用手机来读取硬盘,读取的时候,硬盘还得接上电源。手机中有一个软件,可以分析数据,识别到S文件之后据说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究竟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这么多年里,我们只见过软件机械地识别信息,没有一丝反应。
用哪一款手机非常重要,至今我已经用过一千多种品牌,四千多种型号,用坏的手机数以万计,手机千差万别,不仅识别信息效率不一样,使用时的心情也大相径庭。最得心应手的还是魅族PRO6。Helio X25 处理器,4GB内存,传输速度可达90M/S,是识别信息效率最高的手机。5.2英寸,适合单手掌握。偶尔,我会用手机播放硬盘中古老的音乐,音质非常好,给极度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每个过道处都有镜子,可是我还是喜欢用PRO6自拍,我看到硬盘里存储了很多人的自拍,可是都没有我拍的画质好。这款手机,轻巧得如此强大。
从四岁起,我就掌握了读取方法,每天进行重复的工作。我的教育也是在读取硬盘中完成的,所以我的知识结构是不成体系的。我没见过太阳、大地和城市,我只是在硬盘中浏览了光怪陆离而又支离破碎的世界。
这里面什么信息都有,看得多了,我也认识到绝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的垃圾,留言、自拍、新闻、浏览痕迹……,肯定没法和博尔赫斯的图书馆相提并论吧。尽管如此,我还是羡慕制造这些信息垃圾的人,他们有我渴望的自由。
早已记不清走进了多少个这样完全相同的房间,拿起了多少个这样完全相同的硬盘,更不知读取了多少个文件。瞧,就是这样,先把硬盘接上电源,再用转换器把硬盘和手机连接起来,打开软件,它就开始自动识别了。不用看,不会出现奇迹的。
咦,等等,软件停在一个页面上了,这种事情从没有发生过,难道找到了S文件?这是一个网页,来自名叫“简书”的网站,这一页是一篇短文章,题目是“迷失在巴别塔图书馆--神转折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