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蛮故事》观后感
最近看了阿根廷的一部电影《荒蛮故事》。西班牙语电影以其血腥暴力和裸露爆粗,再加上粗犷豪放的西班牙语,俨然形成了西方世界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
《荒蛮故事》由六个长短不一的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虽然篇幅有限,却总能高潮迭起,脑洞大开,让观众始料未及。每一个故事发展看似出乎意料,细想却又是情理之中。但《荒蛮故事》的出彩之处就在于,以平淡无奇开场,分分钟剧情急转直下,当你觉得你把握住故事发展的动向时,导演又会笔锋一转,跳出套路,站在高潮处嘲笑你的智商。这六个小故事前后并无因果联系,但其内在情感又是相通的,“愤怒”贯穿始终,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无一例外的向观众诠释蕴藏在人类体内的愤怒。
这六个故事,对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最有共鸣的是第三个小故事。因此,在此只分享第三个故事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一个西装革履的奥迪男驾驶着爱车疾驰在荒郊野外的公路上,伴着诡异的背景音乐一路驰骋。这时,前方出现一辆破车,破到什么地步呢?车上的油漆掉的已经分辨不出车原有的颜色,这样的车,能开就已经让人觉得是奇迹了。破车就这样晃晃悠悠在前面开着,左一下,右一下的变道,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故意别奥迪车。奥迪男超车,打开车窗,骂人,竖中指,然后华丽的开走。奥迪男接着向前开,诡异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开着开着,临近一座桥时,轮胎坏掉,奥迪男下车检查。换轮胎途中破车男赶到,嘲笑了奥迪男一番,正当我们觉得事情了结时,好戏才刚刚开始。
破车男回到车里,开动了汽车,先是撞到了奥迪男的保险杠上,接着下车,挑衅的敲奥迪车的玻璃,之后索性毁坏了奥迪车的雨刷,又开始拿起工具猛砸玻璃。在此期间奥迪男坐在车里,在道歉、试图和解无用后,拿起手机报警,最后只能无奈的坐在驾驶座上,绝望的等待这个野蛮人发完疯,等待警察的到来。看到车玻璃砸不破后,不甘心就此罢手的破车男直接跳到了发动机舱盖上,脱了裤子,拉了坨翔,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这段被和谐)。坐到了破车里,准备离开。此时一忍再忍的奥迪男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汽车,硬生生的把前面的破车撞下了桥。不料,破车男没死,头破血流的爬了上来,要跟奥迪男同归于尽,奥迪男也是气急败坏,接着发动了汽车,想把破车男再次撞到桥下。不料轮胎再次坏掉,车子打滑,自己掉下了桥……之后破车男来到奥迪车里,二人纠缠厮打,破车男试图点燃油箱,烧死奥迪男,奥迪男死命的抓住破车男不放,最后警察赶到时,只看到了两具烧焦的纠缠在一起的黑骷髅。
原本健全的两个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纷纷变成了骷髅。
这是故事的全部经过,这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
我记得早年看韩寒博客时,韩寒戏谑的评论了俩市民因为两块钱停车费发生口角,最后上升到拿菜刀当街互砍的新闻;同时又想起了前两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摔婴案”,韩磊因停车问题跟李某发生口角,最后一气之下将襁褓里的婴儿高举过头重重摔下……当然,韩磊也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两个新闻荒谬吗?恩,是挺荒谬。可它确实存在着。
存在即合理,那么它也理应合理。
就在前天,我在火车站排队等着买火车票。特地找了个人少的窗口排了起来,但买票那位大叔不知什么原因,动作很慢。站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子就不耐烦了起来,站在大叔后面直抒胸臆的表达不满:“干什么呀这么慢,旁边的队都走了四五个了这儿一个没走!”听他说完,我怜悯的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小男孩——应该是他的儿子。我挺为他感到悲哀的,毕竟,自己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然后那哥们就开始指桑骂槐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各种抖腿,不耐烦。那位大叔买完票后,接下来是一位大妈买票,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那位大妈同样买的也很慢。那哥们又不干了,在后面又开始直抒胸臆:“怎么又这么慢啊,干什么呢!”我又怜悯的看了看他儿子,很乖巧的样子,不敢说一句话。这时,有一个中年妇女到那哥们旁边,态度很好的说:“老弟啊,不好意思啊,我火车马上就开了,能不能让我先取啊,真的马上就开了……”我当时心想:“坏了。”果不其然,那哥们没好气的说:“你后边去,凭什么插队啊?!”没想到那位中年妇女也不是善茬,前一秒还客客气气,听他说完,马上换副嘴脸破口大骂:“我X你妈,听不懂人话啊?!”那男的怎肯罢休,俩人就开始了对骂。那哥们一边骂着一边抖腿,佯装不屑,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掩盖他的尴尬。论骂人,男人怎么会是女人的对手?那中年妇女还是不依不饶,各种恶语接踵而至,高分贝近乎尖叫的女声回荡在整个买票大厅,等到骂到差不多,才悻然离去。
此时我看到不敢发一下声音的小男孩。想起了伊阪幸太郎的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只要是生殖系统正常的人,都能成为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配当父母。
他们的存在是合理的,他们只是“垃圾人”而已。
那个男人,充满愤怒、不屑、鄙夷、不耐烦,浑身上下的负能量。我们可以称之为“垃圾人”。他们充满了沮丧、愤怒、算计、愚昧、无知、失望。就像一个垃圾车,当情绪累积到一定地步后,逮住谁就往谁身上倾倒。这些人大部分是街头小混混、进城农民工、或者城市老屌丝,其主要特征是,没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不懂礼教,蔑视规则。由于工作或者生存的压力,再加上经济基础(基本都是穷B,注意,这里没有歧视,只是陈述事实)和教育背景的限制,生生的压榨出了人类的自私和残忍,不懂尊重,喜欢找人发泄不满等特征。你跟他讲道理?不好意思,你那套道理,在他们的世界里行不通。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再或者,他们会固执的认为,他们所秉持的观念就是绝对真理。比如,“看什么看?你看我就是欠抽!”“排队这么慢,这人肯定傻逼!”“那妞怎么那么年轻就开保时捷?肯定是别人的小三!”…………………………(很多让你很无语的逻辑和推断过程,在此不一一赘述)
说了这些,我就是想说,你跟那些人试图讲理是绝对行不通的。哪怕你绝对有理,哪怕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但因为你陈述的事实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在没受过系统教育的基础上,是很难让他们接受的。他们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丛林法则”,那是最原始的生存法则。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满嘴的生殖器,骂人狠的,拳头硬的就会受人尊重;反之,如果你一本正经的讲道理,得到的只能是不屑和嘲笑。那么这时你又该说了,那我不讲理了,能动手就别逼逼,我动手总行吧?OK啊,当然可以,这是你的选择。但是想想电影里的奥迪男。本来英俊潇洒的一位高富帅,可能是某企业的高管,追求者无数,人生赢家,前途一片美好。因为招惹了那个“垃圾人的平方”——破车男,最后俩人纠纠缠缠,厮厮打打,同归于尽了。奥迪男成功的让破车男离开了这个世界,自己也陪了葬。虽说命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我就问问,值吗?
说这些,不是教大家忍气吞声,任由“垃圾人”横行霸道。而是教大家学会克制,不要冲动,逞一时之快,跟亡命徒们硬碰硬,不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玉屎俱焚”。
这个“垃圾人定律”原型出自《垃圾车法则》这本书,作者大卫菠莱。其中有一句话很简练的概括了对待“垃圾人”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Just smile, wave, wish them well, and then move on.”
“对他们,不要当回事,冲他们微笑、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离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