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513马海鸥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班。这次学习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学以致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讲,是王子老师讲的微信小程序创新应用案例。现在人们的手机随身携带,电脑中的程学如果应用到手机上会更加方便,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喜欢手机中的小程序。特别是手绘微课、制作奖状、朗诵等小程序。总之,这些小程序是我之前所不会现在还离不开的教学小助手。 第二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数字时代少年的特点是自由、正直、个性、创新、监督、协作、速度、娱乐;数字时代儿童与青少年的4个关键特征;多样性、娱乐性、可能性、参与性、;互联时代的学习工具是互联、多感官、群体智慧、延伸、共享、可视化、真实情景。这次学习中了解到有一位中国同胞是耶鲁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硅谷顶级科技公司,硅谷独角兽科技公司,目前在硅谷创立自己区块链金融领域的科技公司。这位同胞自述,从小开始用电脑学习,让我们从小喜欢上了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主题探究学习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思维,特别是思维逻辑性,我思考变得越来越严禁,这就是得益于我们在主题探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思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思维不严谨就很难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我一定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讲,教学ppt的三大步骤:理解、构思、制作。这一讲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网站。有利于提升我们制作ppt.ppt是我们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软件。提升ppt的制作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四讲,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王思思老师的美术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画画,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参与养蚕。这样的美术课堂与传统的美术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而真正的理解。 第五讲,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朱思思老师及她的学生都能利用思维导图去总结、归纳、表达等快捷、简单、逻辑性强。我学到了多种思维导图,如:圆圈图、树状图、起泡图、双重气泡图,流程图、多重流程图、括号图、桥形图。我会努力学习提高利用率。 第六讲,学习类APP的教学运用。陈晓桩老师让我知道了很多教学中实用的APP。工具的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多维技能,及时反馈节省时间。 第七讲,项目式学习设计。钟文妙老师所讲的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发挥了自己创造力,想象力。具有情景性和真实性。这是具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主题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学科知识综合化、信息技术运用等特征。项目式学习中老师和学生分别做了什么?老师:导入活动驱动问题,安排客户、联系专家、观点写作、提供信息资源、教学循环、玻璃缸会议、课堂文化建设;学生:《我的世界》、头脑风暴、了解客户需求、咨询专家、阅读、视频资料、设计图、开发、评估产品,展示布局和绘图、玻璃鱼缸会议。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满满,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