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自己变的异常敏感。亲情变了味道,生活变的没有激情。
最爱的母亲大概是自己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牵挂和动力。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都在外面做工,回到家也是格外的严厉。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一巴掌给自己扇到到地上吧,看见他扬起胳膊就害怕的我不自觉的会去躲闪,感觉又要打自己。对,他是暴脾气,对子女的关爱也比较少。
当然也有暖心的事情,记得最暖心的一幕是有一次我生病,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一直生病,很少吃零食的我,看到他焦急的给我买了最爱吃的辣条和香蕉,病很快就好了。印象中唯一给我买的一件衣服是裤子太长,以至于穿起来,裤腿有些长和细。唯一的一次送我去上学的路上给我从电动车上蹲掉下来(以前都是土路还未修路地面坑坑洼洼)。带着我去看病,在花坛里做尿检。其实我应该满足,因为他可能给我弟弟妹妹做过这些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拉扯长大。
母亲我感觉是我活着的动力。虽然她有些粗糙,有些懒惰,但是在她的照料下我几乎没有生过病,也从来没有过磕磕碰碰。还记得她最深刻的年龄是在33岁,她扎了一个长长的马尾辫,总是编着,长长的垂下来。那是她最美的样子。以后的我生活越来越忙碌,离家越来越远,高中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就很少记得她的年岁了。
毕业后的生活我感觉一切都变了。
2016年我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工作了将近一年。每天早上9:00上班,工作到晚上接近凌晨2:00。虽然工作时间久一点,但是老板发工资很准时。两个月一发,能拿个4.5千元,以至于不怎么乱花钱,都拿家了。(我们包吃包住)第一年我断断续续给家里大概不到一万块钱可能,我也记不太清了。最后都贴补家用了。在母亲催着找对象的那时候,同时在那一年年末我结交了一个男朋友。回到家想自己卖年货,修了修我们的三轮电车代步车。批发了将近1千元的物品,最后也不了了之。
2017年我们一起去了上海,真的是生活比电视剧更狗血,他带我去找她前女友,拉扯了大半年,使我遍体鳞伤,身心俱疲。扣着我的身份证,在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终于逃脱了上海那个城市。(此处不再细述)那一年我存了大概8000元左右。这次我没有把钱拿家。我一个学设计的大学四年没有买电脑,后来我把自己第一笔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电脑,加上我辞职期间的花销,也花的七七八八了。
上大学,我贷款了1.8万,也没有人再为我偿还。确实自己也已经毕业了,自己攒钱还吧。以后的钱就没回家汇过。
2017年11月,我在我们县城找了一个工作,想要分手了想找了离家近一点的对象。前三四个月都是1800的工资。后来转正是2200我先把我的贷款还了,因为我的期限是三年,增长着利息。我在这个公司截止目前工作了满三年(今年2020年11月)。贷款还完了之后陆陆续续给家里增添了一些家具。第一年(2017年)买了1辆电动车花费了1179元,因为我们家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自行车也坏了,后来被我弟弟上学骑了,家里还是没有了。第二年(2018年)又买了一辆电动车1500元,后来又买了一套沙发和电视柜组合带4个小凳子,因为我男朋友带着家人第一次来我家,只能坐树根的木墩,连一个像样的凳子都没有。花费了2000元左右。母亲想买一个面条机就给她买了一台电动面条机花费了600元。公司年末福利出国去越南芽庄旅游给自己买了一个手镯给妈妈买了一个戒指和手镯和一些吃饭水果花销花了3千多左右。过年真的是花的干干净净一点钱都没了。第三年(2019年)买了一个木制大床,因为我睡的是一个柜子放倒的组装床,弟弟也都大了都能睡,花费了700元。给自己买了一个手机3000元,买了一幅玻璃装饰画花费了500多。过年的时候还存了几千元。第四年(2020年)疫情了半年,疫情期间在家用的电脑因为长期不用,一直都在家放着,感觉有些卡顿,而且感觉色彩度也非常低,就让他们在家当电视看了。自己又配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花费了4000多。给家里买了2套被套。今年的我很少回家了,也没有给家里买任何东西,今年存了2万多。
我真的累了。父亲跟母亲商量我把钱都跟男朋友花了。说养我这么大也没回家拿钱,白供应我上大学了。我心里委屈,我就哭了。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终于知道老辈人为啥说养个闺女没用了,真是养闺女没用!”屡次重复的话像针扎一样刺痛我的神经。以前我会大声争辩,现在的我感觉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
当父母不再是最爱你的人,家不再是你的避风港,行走在黑暗里的人,还能温暖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