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背景:
《国语》论风水说:地震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当时三川地震,阳气壮溢,使得三川堵塞,水流堵塞,导致人民没有财用。山崩川竭,十年后,西周就灭亡了。
柳宗元评论说:地震是因为,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变化,和人事没什么关系。
《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国语·三川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周大夫也。)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源必塞。源塞,国必亡。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二、论题:
如柳宗元所说,地震确实只是自然规律变化,但自然变化,如果动作太大(比如海啸、台风),也会影响人类社会正常生活。
《国语》说:三川地震,阳气壮溢,使得三川堵塞,水流堵塞,导致人民没有财用。山崩川竭,十年后,西周就灭亡东迁了。那么到底:
是三川竭引起了周幽王暴虐,使得西周灭亡。还是周幽王的朝廷腐朽,感应了三川地震,最后使得西周灭亡?
是一个坏风水(客观条件),使得人运势不好,最后遭殃。还是一个人命运不好,所以才有了坏风水(客观环境),最后遭殃?
答案是,二者相辅相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决定关系。影响客观世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量子纠缠和全息能、共业、机械力学、因果律等等……各种考虑的因缘条件缺一不可。
如同了凡四训,一个人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才能使命运变好。当然此时他的外部环境和风水是滞后的,此时他在不做坏事的前提下再尽人事,积极改变外部环境。最后由于他做好事,听天命的结果,最后使得他运势好,做成他为人民服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