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另外一个客户足力健老人鞋,其成功也是归功于战略定位的成功。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定位“老人鞋”,就会迅速被人模仿,正如它的成功。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定位“老人鞋”,就会迅速被人模仿,正如它成功之后催生的一大批各种老人鞋,中老年鞋,甚至传统业品牌也无法撼动足力健的地位,怎么不能撼动呢?主要是四个不能撼动:一是产品功能价值上不能撼动,二是成本领先上不能撼动,三是品牌势能上不能撼动,四是终端网络上不能撼动。足力健老人鞋,第一,不仅是一个消费者心智认知意义上的定位,而是产品科学的不同,对鞋的理解不一样。针对人进入老年之后足弓塌陷、前脚掌变宽的问题,掌握了充足的中老年人脚型数据,制作了自己的鞋楦,设计的鞋非常舒适,确实是谁穿谁知道,完全不一样。第二,鞋款很少,每一款的产量非常大,由于大批量地生产,而且以自己生产为主的,而不是外包的,这样大幅地降低了成本。足力健将大幅降低的成本全部让利给消费者,价格定非常低廉,比老人们平时穿的其他的鞋还便宜。这个价格,就阻挡了竞争者的进入。第三,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支持了大规模的销售,大规模的销售支持了低成本低价格,低价格又促进了销售规模。同时,压倒性的广告投入,也建立了品牌壁垒。第四,渠道上的不能撼动,足力健迅速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自营终端门店。
足力健并不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定位老人鞋,也不是在商品品类上定位老人鞋,而是在经营使命上定位“让每一位老人都过上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在事业领域定位上是“养老制造业”,未来经营的领域远远不只老人鞋。而现阶段的战略定位,就是这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在未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增加新的经营活动,只要新的活动创造独特价值,就能降低总成本。
足力健的经营活动组合,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可以说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却有一个关键的翻译问题,造成了很多误解。
这关几次,就是“匹配”。
在给《哈佛商业评论》的翻译中,迈克尔·波特讲述经营活动组合的关键词被翻译成“战略配称”。英文是什么呢?是“stategic fit,fit是什么意思呢?最直接的翻译是“合适”,或者“配合”“适合”“合身”,咱们平时经常说的keep fit ,就是健身,保持体形。fit 的意思,就是战略定位,是设计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这些经营活动是最fit的,是最佳组合,是最优组合,是创造价值最大、运营成本最低的组合,是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组合,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组合,就像足力健的研发设计、自主生产、大规模广告、自营门店网络四个经营活动的协同一样。
而翻译成“配称”之后呢,因为“配合”本身有歧义,好像居于从属地位,就造成“制定一个定位,然后用一套经营活动配称,去实现这个定位”的印象。
这就把两个思想搅在了一起。迈克尔·波特本身反对简单化的定位思想,他不是消费者心智定位,而是企业战略定位。
足力健的四个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实现“老人鞋”这个定位,而本身主要经营活动,不是为了实现“老人鞋”这个定位,而本身就是定位。此定位非彼定位,战略定位不是心智定位颚骨,心智定位是一个过分简单化,甚至傻瓜化的思想,它的流行,只是因为迎合了人性将一个事情简单化的冲动和妄想。而经营活动组合的战略定位,才是事物的真相,战略定位是复杂的,你知道了也没什么用,还得靠具体实践。
那么,strategic fit 如果不译成“战略配称”,应该译成什么呢?还没法译成一个简单的词,我看到台湾将strategic fit 翻译成“策略契合”,大陆也有经济学文献将strategeic fit 翻译成“战略拟合”,其他还有战略温和、战略适应、战略匹配、战略适配等,对照这些翻译,读者可以体会到,strategic fit 是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就是“刚好合适”,就是最优组合,就是成本和效益的最佳状态。从这角度来看,它可以说是一种战略上的精益,“战略精益”。
为什么想到“精益”这个词?因为fit这个单词,和丰田生产方式的JIT刚好配对。JIT是日本人发明的英文,just in time ,美国人不懂这英文是什么意思,因为英语里没有这个说法,日本人解释说就是个部门和各工序时间上衔接刚刚好,严丝合缝,不用窝工等待,没有闲于浪费。所以说,JIT,就是时间上的fit。
fit和JIT配对,正是迈克尔·波特说说的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来源:一个是战略上的差异,一个是经营效率,战略上的精益就是fit ,经营效率上的精益就是JIT。
迈克尔·波特说,经营效率最终都会趋同,造成“超级竞争”——就是恶性竞争的极致,只有战略山的fit,才能创造竞争优势。这一点,我的体会倒是不一样。丰田经营效率,其他公司远远赶不上,2017年,丰田和大众汽车集团的销售收入都有59亿美元,差不多是丰田的三分之一。二者战略山并无大的差异,技术也在同一时代,而经营效率的禅居,几乎达到了三倍。为什么呢?华与华的日本管理顾问桥本正喜先生对我说:“因为美国人不理解东方知行合一的哲学和凡事彻底的精神,也不理解持续改善。”
我说华与华方法集中、西、日经营之正道,我们吸取的日本企业管理文化,就是持续改善,这是我另一本书的内容了。本书主要讲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