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一句话叫“爱,是需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越做越爱。套用这句话,女人爱自己,做自己,也是需要“做”的。
爱自己最好的表现方式是做自己,做了真正的自己,才能做一个“福女”——幸福的女人,而不再是普通性别意义上的“妇女”。
职场上打拼得太久了,每天赶早摸黑,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时间好好地陪自己,心里一直没有时间打理自己。没有时间好好陪孩子——没有陪好孩子,他的安全感会特别缺乏,因而每天妈妈回来,都抱着妈妈不放!许多女人陷入了沉思,孩子尚在襁褓,他如此地没有安全感,太让人心疼。自己每天这样辛苦工作,一是为了生存,同时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我也要培养和我一样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吗?我该不该好好陪我的孩子,工作且随它去吧!当你决定做自己的那一刻,你的心里也许能体会到那种激动和兴奋,这样的体验从未有过!
家庭生活中总是围绕着丈夫、孩子、公婆,尽管尽职本分,但是家人特别是公婆依旧“人心不足”,欲壑难填,一次一次看不顺眼,依旧难以从一个“局外人”升级为家庭的一份子。这在现实案例中太普遍了。儿子是自己的,孙子是自己的,只是媳妇是嫁过来的,一直都是“外人”。如果丈夫是疼自己的、爱自己的,那似乎是前辈子造的福。但现实中却有不少“妈宝男”,这无疑让许多妻子无法忍受、痛苦不堪。但是一个女人,福是需要自己“造”的。所以,该不该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呐喊,为自己争取,勇敢地对家庭说“不”?当你决定做自己的那一刻,你的心里也许能体会到那种激动和兴奋,这样的体验从未有过!
人际交往中,你总是那个讨好的一个,总是处于战战兢兢,在意他人看法,在意他人评价。只有他人的良好的评价才是你前进的动力,活着的动力,其实,这想想就很可怕。你做了一个项目,承担了一项工作,在做的过程中或即将结束时,总是想着别人夸赞的快乐与激动,期盼着……然后,结果却可能是当头一棒的批评!所以马上从这种期待的自我激动中掉下悬崖。我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的期待。人际交往的黄金/白金原则告诉我们,我怎么做是我的事,你怎么看是你的事,你不能要求我如你那样对我地对待你。“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当你决定做自己的那一刻,你的心里也许能体会到那种激动和兴奋,这样的体验从未有过!
因此,今天开始,学会爱自己,做自己,做一个幸福的女人。
今天开始,放下包袱,用心绽放自己,成长自己。
长期打拼于职场,周转于无休止的工作,让身体消耗、过度损耗自己,这于内在的自己,是多么的不懂得珍惜。我们的身体源于父母,原本健康,如今也许支离破碎、负荷不堪……放下那些纷繁复杂的琐事、烦心事,把该放弃的放弃,把该放下的放下。毕淑敏说:“人一生当中,有一些是纯粹的小事,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是不可以长久的关注在这种小事之上,那会像酸雨一样磨损了你的意志,耗费了你的时间,直到最后,把你销蚀成一个浑浑噩噩的庸人。”这是你想要的吗?
从此,做个不怕别人笑的人,做个“不要脸”的人,你就成长了,你就能好好绽放自己生命的能量了!其实,在每一个生命的当口,放下了,让自己轻装上阵,就能轻松地做自己。不再束缚于世俗,不再束缚于琐事,不再束缚于他人。这才是成长了的自己,这样才能轻轻松松地做自己。当你决定做自己,也许你在内心会涌出无数的力量和勇气,是的,今生就该这样度过!
今天开始,找回当初的梦想,依然做个追梦的人!
当我们奔波于频繁的琐事,淹没了当初的梦想,也许我们人过而立、过不惑,会突然发现,我们走着走着,就把我们的梦想弄丢了!如今,你是否还有当初的梦想?是否还想画当个画家?做个旅行者?抑或做个美食家,做个舞蹈家?今天,我们需要做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好好地拾起你的梦想吧,好好地重新出发。让自己不再背负那些冷眼,那些冷漠,那些包袱。当你决定了,也许你会发现,你能焕发新的光芒,你会有新的领域里再次绽放。
心理学家津巴多进入耶鲁大学读硕士的时候,他“穿着光彩照人,色泽鲜艳,带有明显的南方特色。”他说“你品味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某些人喜欢的东西,只是这些人通过社会从众的压力将他们自己的喜好强加在你的头上,让这些喜好变成你的品味罢了。”尽管他的着装与众不同,但他依然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撒贝宁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的经典开场语说得好,“梦想如此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好好追逐你的梦想,“欲为大树,莫与草争!”从心理的意义上说,需要你做个健康的“分化”好的人,这样才有独立的力量,才有勇气追求你的梦想。
今天开始,你只管好好地悦纳自己,不看他人!
是的,好好地取悦自己,而不是他人。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格叫“讨好”。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没得到父母家人的肯定,人生观以他人为中心,养成了以他人为中心的习惯,习惯于“察颜观色”,因而形成了“讨好人格”。由于这种人格的影响,让我们无法成为自己,无法做好自己,一直在取悦他人中度过。来访者L说,“我从小就看父母脸色,他们以哥哥为中心,家里所有的都给了他,我一直这样度过,我弄丢了自己,我的人生太痛苦了!”那么,从今天开始,就好好做自己吧,管他人怎样,你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他人且他人的人生路,你把自己好好度过吧。好好地爱自己的内心,好好地悦纳自己吧,不看他人,做个真正的自己!
今天开始,做个独立的自己,不从属于任何人!
由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我们习惯于在情感上从属于他人,认为我们谈恋爱了,我就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我的,这叫心理学意义上的“情感从属”。一个女生和男人发生关系了,认为我属于你,以后我就是你的了,我们要彼此忠诚,相互属于,这叫“性从属”。也许这种从属是一种观念,或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也只是愿望而已。他真的属于你吗?你真的只属于他吗?在情感世界和关系中,我们不要做任何人的依附品,谁都不属于谁,谁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要做独立的自己,我们唯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投资自己,让自己真正地脱离他人。我们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人。没有有他人,我们一样可以很好地存在,我们一样可以独立于世,甚至我们可以更优秀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