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最近一直在翻看过去的日记,一遍遍的重塑自己,看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是相当一名主持人,就在4月14号,一不小心把儿时的梦想实现了。
翻看到了2015年的日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热爱教育事业,我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什么,究竟是什么让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渐渐地失去了对教学的热情,关于这件事,日后再和大家探讨。
当晚大家一起吃完饭回去的路上,我对蒋老师说:“蒋老师,我终于理解了你为什么在体制内待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出来自己做教育,我们都是真心想做好教育的人,但是在体制内,太难了。”
蒋老师说:“其实出来干,会吃很多苦,我吃过太多的苦,而且有时候为了谋生也要有一些套路。”
我答道:“吃苦也是快乐的。”
当时那一刻内心觉得,我们首先要生存,其次才能去生活。
说说这次的主持,大概是上周,博文同学说想请你帮一下忙,这个事我们见面说一下。当时有青橙文化的编辑和当当网的编辑,我们四个聊了一下,他们给博文同学提的建议是,每次作家来签售的时候可以请一个主持人过来,那样会好一些,于是博文想到了我,那天的谈话也很开心,我们聊到李银河,聊到导演贾樟柯,以及张宏杰老师的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很巧,那本书我也是刚读过。
关于这次的作者:陈小琛,是我的读书群里一个朋友推荐给书店的,当时我也没有想到我会来当这次签售活动的主持,这就是际遇和缘分吧。
其实说实话,如果不是我担任主持人,我可能不会过来这次的签售,我看到书名《你好呀,孤独的陌生人》我就觉得是那种很矫情很丧气的青春文学,事实证明我错了,这本书里的故事很真实质朴,如同陈小琛本人一般。
我后来反思了一下自己,在未真正的了解别人之前,我们不能随随便便给他人去贴标签,放下自己的偏见和固执。
为了这次的主持,我提前找了很多关于陈小琛同学的资料,我看了他的微博以及他的公众号,我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内向而自卑的人,我们加微信沟通的时候,他告诉我上次苏州的签售不太好,这次他有点紧张,我没有告诉他,其实我也是第一次主持,我也紧张,我怕告诉他之后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
下午我们见面沟通了一下,还认识了清策,一个会拍VR的斜杠青年,我们当时聊了一些摄影的话题,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后来又聊到自卑,陈老师说他其实是一个不善于社交的人,他也是在逼着自己走出来,来锻炼自己,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有惯性的,会加速度地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僵化和狭义。他说他担心自己讲的不好,书卖不出去,对不起书店,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为他人着想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应该学会去接纳别人的不同和自己的不完美,进而去尊重别人。
其实真的是这样走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收获,有时候我们需要打开自己的心门。
关于我紧张,是在初中时候一次参加演讲比赛留下的心理阴影,当时在村子里读初中,我们学校当时就选了一名同学去中心校参加演讲比赛,被选中的那个人是我,我至今都记得,为了那次演讲比赛,妈妈还专门带我去市里买了两双鞋,一双是草绿色的小皮鞋,配白袜子穿,在那个时候很洋气,还有一双帆布鞋。
我带着张老师对我的期望以及全校的形象去中心校参加演讲比赛,其实我演讲稿背的很熟,但是在台上实在是太紧张了,然后就忘词了,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还有一些笑声,我更紧张了,就那样下台了。回来之后,张老师说没关系,以后多锻炼锻炼,但是我心里面一直过不去这个坎,至今都觉得辜负了张老师和学校对我的期望。
上次在之意书社,我自己的讲座,一样也是很紧张,这次的主持,刚开始也是很紧张,很熟的稿子,又有点忘词,甚至想赶紧结束主持,但是,我内心告诉自己,我可以的,这是在进步,在突破自己,后来的主持就慢慢就入了状态,很放松、很自然。我特别能理解陈小琛老师的紧张,其实是源于自卑,他讲道他辍学的故事,他离家出走的故事,他在天桥上卖书的故事,他和他读者的故事,我们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着。
我想:
他的背后一定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煎才走到了今天。
他也一定有过很多孤独无助,被质疑的时刻,但他依然坚持着,努力着,并且热爱着。
我问他,现在你已经从人后走到了人前,也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书籍,还会自卑吗?他说这种自卑会跟随他一辈的,听后真的让人很心疼。
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句话,这辈子光是不自备就已经用尽了全力了。
阿德勒在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我们都一样的自卑、我们现在选择了去接纳自己的自卑,一点点得去建立自信。
他的这本书不鸡汤,不焦虑,不颓废,两个字:真实,里面的故事就是我们年轻人正在发生的,正在经历的故事,其实我们都一样的困惑,迷茫,有时候会感到压抑孤独,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梦想也值得被尊重。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怕,给孤独一个拥抱,也给生活一个期待。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都是在一边摸索、一边成长。
当时博文同学对陈小琛老师的评价是“能说会道的作家有很多,但是质朴的却很少”,而陈老师就是这种质朴和真实。我相信陈小琛在写作这条路上会越走越远,他也正在改变,期待他越来越好。
我一直很喜欢电影无问西东里吴岭澜去偏远山村支教的时候,在山洞里给学生上课时讲的一段话:当我们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当时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事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中午的时候清策发来一段常常的文字,我说这种感觉我太懂了,那种处在低谷很孤独、很无助的感觉。他说他现在活开了,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说我也是,以前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以前的我肯定不会来参加这次主持活动,也不会认识你们,现在我活得更洒脱更自我。当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门的时候,生活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哲学家尼采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打造的监狱里,这个监狱的围墙就是我们视线的尽头。”
我们都曾经被自己的心门困住,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经历过挣扎,陈小琛在打开自己,清策也在打开自己,我也在慢慢打开自己。跳出原有的生活轨迹,你才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村上春树说:“成长是痛,不成长是不幸。”
成长这条路我们一起痛并快乐着。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也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生命的乐趣正是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才让人有了期待。
所以,我们活着,我们经历着,我们想把无味和琐碎的日子过的有意义。
谢谢文字和摄影,也谢谢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这些小爱好,让我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但是我们都一样的有趣。
和一切积极的、有趣的、在一起,做一个深情而又温暖的人,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