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跟我在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说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老师说有些拘谨,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好,他就不愿意开始,另外她也觉得孩子胆子不够大。因为这个问题,她和她老公一起探寻过自己的教育问题何在?后来她自己总结了,觉得妈妈的角色应该更弱化,父亲的角色应该更立体。我非常认可这种观点,对于男孩的教育,妈妈要适当学会示弱,父亲应表现的更强大一些,因为不管妈妈陪伴孩子有多长时间,男孩始终是要通过模仿男人,才能学会如何做男人,而这个榜样就是——父亲。
其实我这个朋友学历高,也非常爱学习,我觉得他们家的孩子已经教育的很好了,性格平和、为人友善、愿意分享等,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关于拘谨放的不开这一点我们也一起探讨过原因,应该要从多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孩子的性格有遗传的因素,有些家长本身也比较内敛,孩子也会遗传一些;还有就是家庭教育问题的,另外一方面呢,我这个朋友家里是老人带孩子。
老人带孩子和年轻人会有很多不一样,规矩特别多,对孩子限制多。(当然不是所有老人都这样,也有些老人很开明,这里说的是大概率。)在我们小区里,经常会看到老人家带着孩子,很规矩,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会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会把衣服弄脏,不能坐地上,地上太脏了,不能玩水呀,不能玩泥巴,太脏了,不能去太阳底下玩只能在屋檐下玩云云。有段时间孩子对家里的工具箱很敢兴趣,想玩弄下,老人以危险为由不让孩子碰。总之,会有很多规矩,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穿的干净,让孩子安全,让孩子不发烧感冒等,难道这一切不是为了孩子好吗?
他们觉得,衣服干净更安全不生病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而过得开不开心,心理舒不舒服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太玄乎,没什么意义。也难怪他们从那个时代走过来,能吃饱穿暖已经很不错了,哪能指望会关心你内心快不快乐呢?
前晚在小区看到的一幕:晚上带孩子下来小区玩(小家伙最开心的就是在下面和一帮小朋友追啊跑啊疯玩),有个小哥哥带着我的孩子玩一个打仗的游戏,那个哥哥模仿中枪以后倒地的情景,这几个小朋友都模仿哥哥中弹趴在地上,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候来了一个小弟弟,还不会说话,也过来学他们,中弹趴在地上的,突然,冲过来一个老人,如临大敌般的,把小孩抱起,嘴里嚷着:”不能玩,不能玩!太脏了!”,小朋友很不情愿离开,还在不停的挣扎,最后还是很不爽被爷爷抱走了。
这一幕,在小区里太常见了。如果这个孩子会说话,他一定会说,我真的很想玩!孩子正玩的兴头上,却被老人,强行干涉戛然而止,我能够想象小孩心里有多不甘心。但面对大人他无力抗衡,只能屈服。
没错,孩子的衣服是脏了,但他跟着大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内心很开心的;下雨的时候他们还想跑到雨中体验一下淋雨,衣服是打湿了,但他们的笑脸很灿烂;挖泥巴挖沙子,可能他全身脏兮兮的,但他们接触土地,接触了大自然,内心很畅快……到底是衣服脏了湿了重要些,还是他们内心开心更重要呢?更何况衣服脏了可以洗,湿了可以换,淋一下雨可以马上回去洗澡,只是增加了大人的工作量罢了。大人不愿意他们弄脏衣服,弄湿衣服,是为了自己节省麻烦,还票是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大家扪心自问下,如果是为了让自己省心省事,又何必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子压制孩子呢?你是真心想要孩子快乐吗?
又比如昨天我们快要吃饭的时候,爸爸要给孩子看动画片,吃饭时爸爸让孩子把电视关了,他正真看到兴头上,不愿关,爸爸有些生气,我就说让他边吃边看吧!可是孩子看得非常投入,根本就忘了吃饭,爸爸更生气了,老是不停催促他,你怎么还不吃饭呀?孩子还是无动于衷。我看孩子看得那么投入,爸爸又催得那么频繁,换位思考下,如果我在看一个很喜欢的电视时,也不喜欢被打扰,于是我对孩子说,那你就先看完电视再吃吧,我先把饭端走了。孩子很投入的看完电视后,不用催促马上就把饭吃完了。
如果孩子在看动画片时,不停地催促她他吃饭,他看得不尽兴,吃也吃不好,让他看个尽兴又何妨呢?孩子开心了,吃饭也香呀。如果你非要认为,吃饭比看动画片重要,非要逼着他看动画的时候要把饭吃完,孩子心理憋屈着,也不利他消化,最终对他的身体不好,使你事与愿违。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和家庭的产物,上一辈的育儿方式也同样打了了时代的烙印。上一辈的人能吃饱穿暖不饿死已是不错,我们这一辈,做房奴车奴孩奴,承受着经济压力,很少有人真正的实现自我,过着酣畅淋漓的人生,然而今天时代不一样了,这一辈是优生优育,没有以前那么大经济压力,有精力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这一代,完全可以只做自己,去过他们想过的一生,所以我觉得快乐越来越有价值,应该成为一个衡量要不要做的重要标准。
我的孩子对我说:“妈妈,我每天最开心就是放学在小区里和朋友同学疯玩~!”每次看到他们一群人捉迷藏,模仿消防员灭火行动,跑啊,笑啊,大汗淋漓,我在一旁看得很过瘾,没有发生严重的打闹或安全问题,我都不会过去干涉。小朋友之间有些小问题,他们会自己解决,衣服脏不脏神马的都不在话下,这段和小朋友疯玩的孩童时光,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在他的岁月长河中,闪烁着光芒,一定会成为他开心过瘾的回忆。
我一直觉得孩子并不是教育出来的,有些事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却要求孩子听我们的话,这样孩子不就感染了我们的局限性?所以我并不建议去管孩子太多,以免把我们自身的弱点遗传给了孩子,只要管安全,生活习惯,大的做人原则,不要去损失利己就行了。孩子会听从自己的内心,孩子还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呢!教育,我觉得更像是一扇窗,我们打开了这扇窗,把光引进来,这束光,引领孩子去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绽放出最美的自己。
真水无香M:辣妈,文艺女青年,热爱写作绘画健身,关注女性内外兼修,女性心理,家庭理财,情感育儿,总之关注一切让女性变得更美好的事物,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遇见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