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班主任故事(个人微信公众号:banzhurengushi)欢迎关注。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年级时的一个早上,当和我一起上学的小朋友都高高兴兴的接过父母手里递过来的两毛钱去买校门口那可口的零食早餐时,我却看着身后的母亲和递过来的两毛钱拒绝了。不是我不想吃早餐零食,也不是家里穷得给不起这个钱,而是在我内心深处一个可怕的声音在提醒我并影响着我这三十年生涯。那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孩子”。
之所以要给“好孩子”加上双引号是因为,在别人眼中你是好孩子,在内心你却是一个总想满足别人期待,顺着别人的意思去生活,活得拘谨,呆板甚至木讷的“好孩子”。我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活力,没有激情,仿佛一个绝缘体般活在别人期待和认可之中的空壳人。
举几个例子吧。
临近年关,当别人的孩子高高兴兴的在村口玩捉迷藏“枪战”的时候,我和弟弟却连续几天跟着父母上山砍柴,拉柴火回来,以备过年用。每天天一亮就上山,直到夕阳西下甚至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才从山上挑着一大捆柴火回家。一路上都是大人们羡慕的眼光和啧啧的称赞。年三十了, 当别的孩子都在家里烤火放鞭炮时,我却挑着水桶去河边挑水。这一切都是老实听话乖巧以及为了博得大人的认可和称赞而做的,那时候我十分享受这样一种状态。
上了初中后,我家买了一辆男式摩托车,村里和我一样大的男孩子甚至比我小的孩子都能够自如的驾驶,然而我却因为不会发动,不会打火总是摸不着那个窍门而不会骑,这在我心里印下深深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很没有,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我的脑海里想的都是别人的话语和评价,没有真真正正的去摸索去尝试着,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去动一下。因为一打不响就被围观的人起哄取笑,这样越来越不敢当众开摩托。
这样的状态在初中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因为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活在称赞和夸奖中,因为老实乖巧,很懂礼貌而被左邻右舍当做榜样来夸奖。还有,初中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对我很好,每天早晨都到我窗口下叫我起床去学校,什么好的东西都给我,在学校也一直形影不离,让我的初中生涯从不愁缺少友谊。
这样的状态到高中的时候就彻底消失了,让我陷入一种痛苦之中。
因为到了高中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没有了熟悉的朋友,没有人会主动对我好。因为之前一直活在称赞和被爱之中,让我觉得自己是完美的,自己是非常有魅力的,别人应该主动找我玩,对我好。但是并没有这样,上了高中,我不会主动交往,不会怎么去结交陌生人,不会怎么去对一个人好。我习惯性的索取别人的认同,却得不到,这让我陷入自卑感。
于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喜欢和关注,我开始讨好人,讨好每一个人。怎么讨好呢? 在交往中,总是顺着别人的话说下去,顺着别人的观点巧妙的展开。别人说什么就一直点头,认可别人赞同别人。这潜藏着着一种期待,期待别人也赞同我的观点,认可我的观点,我付出是为了得到别人能像我一样肯定我。然而事与愿违,当我同意别人的观点,讨好他之后,他却不买账,依然反对我,并不同意我的观点,这点也让我很苦恼,于是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不会交往。
后来延伸到,无论在每一个场合,我都会把自己处于场合的中心,想博得每一个人的喜欢关注和认可,做大家的开心果,做一个八面玲珑游刃有余的交际达人,因为我总是不停的学习身边那些受欢迎的幽默的人的言行举止,把他们的言行举止转化为自己所用,以为觉得当我像他们一样之后我就会得到关注得到大家的喜爱,有时得不到之后就会恨周围的人,为什么不喜欢我。
这是一种很可笑的举止。
偶尔,当我在一个新的场合运用了我学习我崇拜的人的讲话方式,幽默方法得到了大家的欢笑和喜爱,成为大家的中心和焦点之后,我发觉我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的满足。这不是我苦苦追求和期待的结果吗?得到之后为什么不快乐?
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微信的出现,公众号的兴起,我关注了《壹心理》《武志红》等心理学公众号,知道自己换上好“讨好症”,有种说法叫“中国式好人”就是总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总是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老好人。我每天晚上都关注这些微信号发布的信息。
现在的我,每天睡觉前都会看看关于心理学的公众号信息或者电子书。武志红、张德芬等一批心理学专家,用身边的实例和精彩的文字诠释了心灵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的心灵茅塞顿开,慢慢的,一步一步成长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现在的我,活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不会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了。喜欢喝酒就找几个朋友在路边小摊畅饮几杯,喜欢看书就闷在房间看书,不喜欢说话就不说,一切照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这样的我,才感觉到生命的光彩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不会呆滞,不会苦恼,不会在去想当那个所谓的好人而苦苦追寻应该的事情。实实在在的关照自己的内心,悦纳自己,爱护自己,喜欢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