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给大家谈谈行政(Administration)和管理(Management)的关系。
1. 行政与管理融合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管理思想史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行政(Administration)和管理(Management)处于融合发展时期。在早期的管理思想家那里,除了泰勒之外,人们较多使用administrator而非manager来指管理者,用administration而不是management来指管理。比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中的管理都是administration。
这一时期的行政研究属于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1887年,威尔逊发表在《政治科学季刊》的《行政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研究的开山之作。1936年,怀特的《行政学导论》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并未得到大学研究者的重视,更没有出现成体系的管理(学)大学教科书。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学的主题是“政治与行政二分”。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科层制”主要是解释国家层面的行政,而不是企业层面。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générale)的书名使用的是Administration。古利克和厄威克的《行政科学论文集》(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中的“行政原则”也是管理的一般原则。当然,这里的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和战后兴起的“管理科学”不是一回事,只能翻译成“行政科学”。
1946年,赫伯特·西蒙在《公共行政评论》发表《行政谚语》(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来批评传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或管理原则)。1947年,西蒙出版代表作《管理行为》(Administrative Behavior),也可以翻译为《行政行为》。这些都说明当时西蒙仍然在用administration而不是management来指管理。
2. 把管理从行政学中剥离出来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管理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哈罗德·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时代。这一时期,普通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普通管理学具有跨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学成为管理学的次级学科。
20世纪40年代,达尔和西蒙关于“公共行政学如何成为科学”的争论以及西蒙和沃尔多的争论(简称“西沃之争”)导致了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西蒙和沃尔多是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的两个关键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西蒙,公共行政学就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果没有沃尔多,公共行政学就不知道该朝哪一个方向迈进。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开始凸显出管理(Management)与行政(Administration)的差异,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主张采用新的把各种公私制度、组织进行研究的统一的认识论。20世纪50年代,康奈尔大学创建了工商和公共行政(Business & Public Administration)学院,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随后几年,美国出现了三种模式的普通管理学院。其中最单纯的模式是行政科学学院,只授予行政学或管理学的硕士学位。其次是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是学位项目中的次级科目。这种模式的管理学院隐含的哲学思想是:对商业有利的也是对政府有利的。第三种模式是集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和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于一身的管理学院。这种学院通常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共的核心课程,下设公共行政系。
1954年,彼得·德鲁克出版代表作《管理的实践》。德鲁克认为,他创建了管理(Management)这门学科,《管理的实践》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Management)的诞生,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普通管理学的概念特别时髦。学者们开始建立一种普通管理学,他们极为重视管理的跨学科性质。塞尔(Wallace Sayre)认为,“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大体类同的。”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开始成为管理这个大领域下面的一个分支。
3. 公共管理的兴起区分行政与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管理主义路径通过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以及对市场化、管理主义的倡导,一方面促使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变,另一方面指导了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实践,推动了政府的民营化过程、政府再造以及企业家政府的重塑,使政府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管理研究为推动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管理主义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思想是解决企业的管理思路,通过重塑政府的奖惩措施乃至创造政府内部的激励机制,改变政府部门做多做少都一样的缺点,使公务圆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并辅之以科学化的管理工具与决策化工具,从而真正提升政府部门的效率。比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营化,政府再造,企业家政府,等等。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逐渐脱离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政府治理工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目标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第三部门管理、公共管理伦理等新的研究领域,逐步建立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从此,学者们开始关注行政与管理之间的差异。
公共管理学者认为,行政(administration)在本质上涉及执行指令和服务,而管理(management)涉及的首先是实现结果,其次是管理者要对达成的结果承担个人责任。公共行政关注的是程序,是如何把政策转化为行动,以及机关管理。公共管理不仅包括公共行政,还设计组织怎样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实现目标,以及对结果负责。
上个世纪初,人们更多的是用administrator而非manager来指管理者,现在manager的使用地更为普遍,可能只有微软的windows系统仍坚持用administrator来指代“管理员”。从“行政官员”到“管理者”的转变,意味着任职者必须改变看待或履行职务的方式,意味着上级期望的改变,意味着要为结果的实现承担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