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躺在床上,不由得把思绪的河流流淌进往日。那条记忆的河流泛起层层的波浪,激扬起来点点的浪花。在我的生活里走过的很多人,仿佛是一对对的鱼儿,跃出尘封的记忆,在眼前摇头摆尾。
小学的时候,我是在自己的小村子里读书。那时候,生活极为艰苦,每一年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大米白面吃,平时都是吃玉米面饽饽。或者是高粱米饭。即使是嘴馋了,也没有什么零食。只有到了秋天,葵花结出了饱满的果实,一个个大大的花盘朝着天空亮出一年的收获。这时候,生产队里的赶车的叔叔伯伯们,就会把生产队分给各家各户的粮食挨家挨户地送过来。如果是玉米棒子,就呼啦啦地倒在炕上。一袋子又一袋子的玉米棒子金灿灿的,堆在火炕上。
除了玉米,还有高粱,谷子,小麦之类的。包括向日葵。小小的小日葵的子就是我们说的毛嗑。放进铁锅一炒,香喷喷的。于是,自己家里分的那一些,根本啥不得吃,被父母藏起来,要么去换成了炒菜的油,要么等到过节是招待客人才拿出来。我们这些小孩子,哪里会等到那时候?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从家里偷一些出来,被爸爸妈妈发现了,少不得挨一顿揍。只好去生产队里小偷小摸。那时候,生产队里的东西,也有人看着,但是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是看管的人的亲戚,按辈分不是叫叔叔,就是伯伯,或者是舅舅。那些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也拿不了多少。而且,他们还会吓唬我们,拿着大鞭子,在半空挂那里抽过来,噼噼啪啪,其实,如今想起来,那些鞭子根本就没有抽在身上,否则,早就留下了一条条血痕了。他们只是告诉我们不要太贪婪,抓上几把,就离开吧。
在秋收的时候,一辆辆大车拉着大豆从家家户户的门前经过。这时候,和我一般的男孩子们就会追着大马车,如果街道不平,车一颠就会掉下来一些粮食,赶紧一拥而上,伸出小手,急忙往自己的小小的口袋里装。
这些往事,仿佛演电影一样,在眼前过了一遍,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日子。
过去的日子那样的艰苦,却也在那里品味出生活的美好,人情的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