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好忙”的潜台词是,你懂的。
而这一事实的始作俑者是Secret,一款一夜爆红的熟人匿名社交产品。之后,我们知道陌陌上市了,尽管破发了。
这些都不重要。“约X”是一种刚性需求,除腾讯外还能有一款独立社交软件做到赴美上市,本身就令人鼓舞。而与“约”沾边的社交产品,也无一例外在享受着“陌陌红利”。是的,明星产品在创业圈子里的示范效应是极强的。
踏实做产品的创业者很多,而投机者也不在少数。投机的创业者会说,我们不山寨,我们只跟风。赚点快钱,就溜之大吉。用王朔的话说,就是过把瘾就死。
快钱从哪里来?不是向用户伸手,即使如微信、陌陌,ARPU值也一直是他们的痛。这里,我梳理了三种来源:广告、游戏、电商。这里不提付费表情之类,一是车水杯薪,二是Line只有一个。既然是快钱,这三者由于都建立在庞大用户量的基础之上,创业者如果没踩“狗屎运”,是毛都没有的。
除了上面的to B/C的收入模式,还有一种在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尤其适用:to VC。
所以,借“约”上位的社交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排名靠后的“非主流”社交应用。上张图吧,图文无关:
浮躁。这是好几位互联网从业者跟我说过的最多的话。有些社交创业者,随便拉起一支5个左右的“杂牌军”,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在“闭关”一个月内就上线了1.0版,还是Android版,而iOS版却一直在审核,迟迟未通过。不是说三周左右么。这里要感谢安卓,低门槛至少让创业者有了可以拿来向投资人吹嘘的产品。
社交好忙。在浮躁的创投圈里,我只看到上下快速翻动的嘴皮子的和飞溅的唾沫湦子。
少说多做,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别用“有了用户,不愁赚不到钱”来搪塞。Youtube 10亿用户不少吧,却还在为如何盈利发愁。
关于投资人,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