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这本书,还是很有收获:
1.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一个人会出现犯罪行为,一定跟他过去经历的事情有关。从“犯罪一人一心理一早年一家庭一养育一父母”这样倒推,可以看到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逻辑的。人是“养育+教育”的产品。
2.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经常打孩子的父母,容易教出爱动手的孩子。严厉,不宽容的父母容易养出爱撒谎的孩子。
3.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和接受
18岁之前依靠父母是有法律依据的,可是18岁之后,个人的事情皆应由自己来选择和决定了。如果父母还在替子女做选择和决策,包办子女的婚姻大事,干涉子女的事业或职业选择,说得轻一点,子女是“巨婴”,说得重一点,是父母糊涂。
4.延迟满足练就耐性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长远的未来,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准时机才会事半功倍。
5.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
什么是体力之苦?现在让孩子们劳作的事情和机会太少了。家里扫个地,那够不上体力之苦;楼下玩一会儿,也构不成体力之苦。路上车辆太多,孩子上下学不安全,父母都开车接送,也没机会体会步行的体力之苦;学校体育课时间有限,放学回家又写作业。中高考之前,许多孩子玩命学,哪有时间去体会体力之苦?李枚瑾教授建议孩子先从练习跑步开始,然后学习游泳。多带孩子去田野,山上,水里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