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被认为是电商平台的竞争利器,多数商家都存在刷单现象,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虽在央视曝光刷单现象,到官方的无比重视,但是刷单就能因此而停止吗,不见得。平台机制如果没有改变,刷单就不会停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人看准漏洞,既然刷的都是真实的交易,平台如何辨别真假刷单还有一定的问题,那么,所谓的刷单限制又是给谁看呢?
淘宝本身具有巨大的流量,单从其交易量即可看出。再加上其每年双十一的造势,帮助广大商家打开交易局面可以说有贡献巨大,所以,今年阿里又在尝试基于B端的1688卖家节就是尝到了造节的甜头。然而,每次节日后商家在公布交易数据的时候总是有些人站出来质疑其是否存在刷单造假,甚至对于平台的行为也有所质疑。诚然,数据好可以帮助商家找回面子,可是,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别人哪能知道呢?
从平台推出刷单限制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说法而已。首先,现在的刷单完全模拟一个用户购物的一般流程,甚至做到了更逼真的境地,平台即使能力再强也难以辨别其真伪,那么,如果因为积极打击刷单而将商户的真实用户给毙掉是否会引起商家的集体抵制呢?笔者认为纯粹的限制刷单太过于苛刻和不理性化,必然不是最佳的选择,弊端目前没有屏蔽的好办法。
另外,据报道新规中强调刷单超过5单即被封店,我们还是看到其中的可缓冲之处。也表明淘宝的意图,笔者猜测是这样的:只要你们好好干,在这段时间收敛一点,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好,如果还顶风作案那么必会严厉处理。至于那些刷单刷信誉的商家可能就作为牺牲品而被除掉了。当然,这些还只是笔者的猜测,到底如何当然不得而知,不过平台内部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那么,如何打击刷单呢,到底有没有什么可靠的爆发办法?
笔者认为,要想杜绝刷单不仅需要平台的助力,还需要整个交易流程各个环节的共同监督才可以做到。首先,平台的严格限制是必需的,从平台出发,根据大数据来计算消费用户的基本行为习惯并得出兴趣标签,那些与自身消费习惯不符的异常用户作重点监督,从第一处就避免其刷单。同时,在物流上拒绝空包和与商家相关属性产品严重不符的产品通过物流渠道走出去,这样的双重保障打击刷单会更有效。
如今各大销售电商平台积极整顿商家行为,京东调整平台保证金,而其他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将业务下沉,希望这样可以扩大业务范围,提升平台发展空间。而在进行这些规划的同时还要优先考虑自身平台的原有商家的运营能力和运营状况,及时剔除那些僵尸用户,保证平台的活力。刷单虽然是一种平时看似没有多么大的事情,但是一旦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刷单行为虽然只是针对平台的应变行为,但是毕竟也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那些不良商家利用刷单获得平台的信任却对用户完成了损失,平台,物流都不应视之不理,而商户踏踏实实做平台才是正道。
作者: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