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候,只觉得电影把我从小看到大的《西游记》改得面目全非了。但是好友Z却说这部片子很有深意。于是,我又看了一遍。要不怎么说温故而知新呢!果然再看第二遍,感受完全不同。
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在于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影片中的每一句台词都在诠释这个道理。
1、怕!你还取什么经?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图一时安逸罢了。
唐僧和悟空第一次在荒山野岭遇到猪八戒和沙和尚,打了个天翻地覆。孙悟空问唐僧怕么?唐僧说:“怕。”悟空不削地说:“怕!你还取什么经?”唐僧回答:“就是因为怕,所以才要去取经啊!”悟空又问:“破经说的是什么?”唐僧回答:“真相!”
唐僧说的“怕”,指得心中有恐惧,有疑惑;他说的“真相”,就是摆脱恐惧,不再疑惑的智慧。之所以他要去西天取经,就是想获得解脱之法。师徒两人的这段对话折射出一个问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选择逃避还是去面对?
就像我们的学生时代,总会遇到一些数学题难题。放弃解答,看起来是最简单的做法,但是如果考试中遇到同样的题,怎么办?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图一时安逸罢了。现在逃避的所有问题,将来都会变成啪啪打脸的巴掌。
靠着坚定的意志,唐僧师徒才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走过了十万八千里路。
2、时间未必是世间良药。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忘记。
白骨精讲述了自己前世的悲催遭遇。无知的村民说她是妖怪,给村子带来了疾病。所以把她送到悬崖上,给秃鹰吃。死后,她变成了白骨精,行凶作恶1千年。然而,这样的报复并没有让她的痛苦减轻。所以唐僧说:“光阴如梭未必是世间良药,念念相续,苦的都是执着。”
我们常说,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我们误以为这句话说的是时间本身能够治愈心中的伤痕。而实际上这句话是说,我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过去的伤痛。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时间,而是忘记。
失恋的人都很痛苦。本来只是分手那一刻的伤害,被自己的念念不忘延长到漫长的岁月中,终归是自己负了自己。恨是还爱着对方的表现,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忘记。
有一首老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说对不起,你却记不起,苦楚......”我一直觉得歌词很讽刺。它讲述了一对分手多年的恋人街边偶遇,前男友说:“对不起。”前女友却记不起。对前男友来说,“记不起”是不是比“我恨你”更具有杀伤力?
可是白骨精不懂,过了1千年,仍然不肯忘记过去伤痛。这不是时间够不够久的问题,而是放不下执念的结果。所以唐僧要她放下过去,从伤痛中走出来,而不是依赖于时间。
3、你为什么不相信她们是妖怪?
眼睛看到未必是事实。
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化成人形的妖怪们。悟空为了保护他,大开杀戒。唐僧情急之下念了紧箍咒,这让悟空非常生气,质问唐僧:“你为什么不相信她们是妖怪?”唐僧回答:“你和我太像了。我们都只会相信我们眼睛所看的。”
孙悟空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变化,但看不出人心真假。唐僧看不出对方是人是妖,但是他却能看到对方的心。所以观世音对悟空说,你看到的是真相,他看到的是心相。
就像有一次我和朋友逛街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旁边的小伙子不仅不去扶起他,还不停讲电话。我和朋友很是不满,想过去帮他。老人却摇手说,他脚骨折了不能碰,小伙子已经帮他打急救电话了。当人骨折的时候,不能随意挪动,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佛经》中说:“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所谓真相,也许有其他动机,或不为你所知的境界。悟空和唐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其结果,不是轻易放过了妖怪,就是冤枉了好人。
正如唐僧所领悟的:“就是因为这样,佛祖才把我们安排在一起结伴同行吧!”
4、坏人不可以杀么?
世间本无妖魔,人心才分善恶。
孙悟空火眼金睛能辨妖魔,然而他却看不到人心。表面慈祥的云海西国国王虽然是人,但是却有着才狼虎豹之心。他为了治疗自己身上的毒咒,抓了全场的小孩和唐僧,用他们的血做药。
悟空正打算一棒子打死他,唐僧却在一旁制止。悟空不解:“这样的人,比妖怪更可怕。坏人不可以杀么?”唐僧肯定地说:“不可以。”
其实很多人是不理解唐僧的。就像国王也不理解,还嘲笑他说:“佛祖真是瞎了眼,派你这么个窝囊废去取经。要不是这猴子一路打杀过来,你根本到不了这里......你取得什么经,度的什么人?”
唐僧为什么不杀国王?国王之所以成为了坏人,不是他的身体坏了,而是他的心坏了。就算灭了他的身,他的魂还会继续危害人间,那不过是第二个白骨精罢了。以暴制暴不过是恶性循环,根本解决不了世间的恩怨。
网上有一个段子:凉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人脱下衣服。凉风猛烈地刮起来,以为人们的衣服会被大风吹掉。而人们因为太冷,把衣服裹得更严实了。这是太阳出来了,温暖地照着大地。人们觉得有点热,于是纷纷脱下外套。
想改变世间的恶,救人于水火之中,最好的办法不是消灭恶势力,而是度化。佛教的教义不是惩罚人,而是度化人;不是救人的身,而是救人的心。所以唐僧不杀国王,是想国王自己领悟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悟空因此而造下杀生的罪孽。
5、你不可能教化我的。
苦口婆心不如身体力行。
白骨精到了最后,也不愿意轮回转世。因为人间对她来说太痛苦了。被所有的人迫害后再遗弃的感觉,让她觉得世间根本没有温暖和美好。唐僧还想说服她。于是她说:“你不可能教化我的。”
唐僧感觉到,在一颗凉透了的心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乏力。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要亲自送她去轮回。观世音问:“你是凡人,如果要陪她,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唐僧坚定地回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也许我们以为教化是讲道理,其实教化是陪伴,是牺牲,是行动。在家庭中,父母总抱怨孩子不听话,很难教养。爱抽烟的父母教育不出注重养生的孩子;说谎的父母也教育不出诚实的孩子。苦口婆心不如身体力行,就是所谓言教不如身教。
正是唐僧这样的牺牲,让白骨精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尚存的一点温暖和美好。正是这一点美好,让白骨精看到了人间的希望。于是,她走上了铺满鲜花的轮回之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这部片子所演绎的故事,是用另一个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人间的真相。当我们领悟了为人处世的真谛,便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图片来自小编手机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