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诗、用画、用欢声、用笑语留住了它----彩虹花晨读。
今天是我们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成立34年纪念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生日,我们全县放假一天。因此我们班今天的晨读课就没有办法在教室上了。昨天放学时,有几个孩子焦急地跑来问我:“老师,我们明天的晨读课怎么办呢?”我不想让孩子们错过这精彩的晨读课,于是我就叫他们回家自己收看,孩子们高兴地答应了。
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咚”的预约铃声吵醒了,我赶忙打开视频,在微信群里去逛了一圈,哇!群里好热闹呀!预告也发出来了,生怕谁收看不到晨读课。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也许是诗人贾岛《冬夜送人》时最真实的写照吧。今天晨读的内容是:
冬夜送人
平明走马上桥村,
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
楚山无限路迢迢。
要想学会一首诗,我们首先得了解诗人,贾岛,唐代诗人,人称“诗囚”、“诗奴”,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因为他一生不喜欢和常人往来。他早年贫寒,落发为僧,后来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累举不中第。
其次,我们去了解一下“推敲”的典故吧。
一天,贾岛去长安成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听了,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三、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天刚亮,诗人就骑马疾驰到了村口的木桥上送别友人,一眼看到寒冬里梅花凋零在溪水中,这样凄清的景致让送行的人满脸愁容,离别的人满心感伤。诗人一想到楚山绵延无尽,友人此去,千里迢迢,何时再相见,茫然无期,心中愈发伤感,日短、天寒、路长、心随友人也去了远方。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渲染离别悲凉伤感的氛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句点出离别之愁,直抒胸臆。第四句,借楚山无限,路途迢迢,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担心。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渲染离别悲凉伤感的氛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句点出离别之愁,直抒胸臆。第四句,借楚山无限,路途迢迢,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担心。
四、拓展延伸,扩大孩子的阅读视野,达到1+Ⅹ群文阅读效果。我们还学过很多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我们今天上了一堂别样的晨读课,我们与彩虹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高呼:“彩虹花晨读课,我们绝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