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有的成了雨花石,有的成了碎渣
---题记
要比喻下人的一生,还要与其他人不一样,还要年轻,还要文艺。我想了很久,可能就是:有一座山,而我们就是山上的石头,还是那种松了的石头,我们日夜不停的往下滚着,不知道下一秒会碰到什么。但终会见底,有的成了雨花石,而有的,成了碎渣。
人具有和石头一样的特性:固执而又易碎,棱角分明而又要慢慢圆滑。石头有好坏,人有善恶。
石头在刚刚立在山顶的时候,是非常欣喜和骄傲的,能和这么多的大树,奇花异果在一起,还能最早见到阳光,采天地之灵气。它想,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归宿了吧。直到有一天,几个登山的人来到山顶,谈论胸口瑰丽的雨花石的时候,刚好被石头听到了,它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不值一提。它中终于决定滚下山去。
人在快要踏出社会的时候,是非常激动和有信心的,就好像马上就能大干一番的样子。心想,凭着在学校这么几年的磨炼,凭着在学校的优秀成绩,凭着名牌大学毕业,一定能功成名就。后来,到了出社会的时候,才发现,跟自己一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更可悲的是,比自己的厉害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处处碰壁了,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渺小,终于放低姿态准备拼一把了。
石头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有些东西渐渐在消失了,比如它曾经最骄傲的的棱角,那是他与岁月与猛兽做抗争的标志啊!石头心有不甘,但他回忆起自己看到雨花石,根本没有棱角。人们或许就喜欢这样的。于是,他又继续往下滚。
人在社会打拼过一段时间过后,见识到了世间人情冷暖,也见证了人与人的尔虞我诈。起初,还会非常的愤青,看到不公平,不好的事情,就要说,而且说得慷慨激昂。后来,慢慢的发现,好像大家都是这样,圆滑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慢慢的,自己也开始变得圆滑,开始慢慢的变得麻木。当然,也有人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点比石头要好很多。
当然,也有更可悲的是:石头再怎么没有棱角,骨子里却还是石头,有的人,已经麻木得失去人性了。
石头的最后一段路也最痛苦,稍不注意就得粉身碎骨,因为他的最后一段路是风吹雨打,跳下悬崖。还要接受大岩石前辈的打磨,他原本拥有的一切都将改变,最痛的是,还要接受人类的钻孔,甚至还要被把玩。但是,它已经没有退路了,为了被称道,他最终选择滚了下去。。。
后来,也不知道他到底成了什么了,但从他留下的痕迹来看,虽然他失去了很多,但是主体并没有粉碎,应该是被哪个爱惜的路人捡去,做成了心爱的吊坠了吧。
而更多的石头,要么在最后一段路停下,成了劝更多石头回头的岩石;要么在最后的冲刺失败,粉身碎骨了。
人在这个时候也面临选择。事业半吊子,生活半吊子,到底是安于现状,平淡一生,还是努力一把,活得精彩。其实这两者都没有错。但是我更愿意放手一搏,即使不成功,这一切的努力都将是经验。帮助下一次的冲刺。因为人终究不是石头,人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也恰恰成为了很多人第一次就不努力的借口。
石头落地了,他到底是错了还是对了?曾陪伴他的大树说道:如果我能滚下去,我也想试试成为一件精巧的文玩。但是我的根太深了。已经拔不起来了。。。。。
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开始,青春不是年龄,青春是一种状态,所以,你愿意“滚”一次吗?